國考面試的幾個共性誤區

  在國考面試的某些崗位中,會要求考生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做為考場上的“名片”,能夠集中展現考生的情況,考察考生是否符合崗位需求。雖然問法非常簡單,感覺怎麼都能答來出幾句,但如何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考官最想要的那個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誤區一:杜撰編造

  有些考生感覺自己的事情沒什麼可說的,自身很普通並不出眾,於是便想找“模板”背一背,或是“借鑑”一下別人的故事,好讓自己的“名片”更引人注目。但其實這在考場上是最忌諱的,沒有細節的把控和情緒的回憶,杜撰編造的事情聽著並不真實,與考生的整體情況也並不相符。並且有些考試還有追問的環節,如果被追問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但是考生說不出來或是說得不準確,反而會引起考官的反感。

  誤區二:越多越好

  有些考生覺得自我介紹說得越多越好,感覺說得越多,就越顯得自己優秀,就越會受到考官的青睞。再加上本身經歷也比較豐富,語言組織能力也很強,於是便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與展示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答題時間有限,要說的內容又很多,所以這樣答題大多都是泛泛而談,對於實際的簡單羅列,沒有重點也並不突出。所以還是建議各位考生思考一下,到底哪些方面才最想表現給考官的,然後說深說透。

  誤區三:脫離崗位

  很多考生認為自我介紹只要介紹自己就行了,於是往往答得並不具有針對性。比如,有考生在自我介紹時說到“我的家鄉在某某城市”,雖然是對自己的介紹,但如果該考生考的是扶貧崗位,這種介紹就明顯不合適,倒還不如不說。所以當我們做自我介紹時,還要考慮到崗位的需求,讓自己真正成為最適合崗位的人。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自我介紹每個人都不相同,如何遞好這張名片,讓它成為工作的敲門磚,這還需要很多地練習。提前預祝各位應試者面試順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