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知識黑板報內容

  國際紅十字會統計,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夠在突發事件中採取緊急搶救措施,而其中僅5%的措施是正確有效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2

  3

  4

  

  紅十字會急救常識培訓:

  1. 急救的目的是:維持生命、防止傷勢惡化、促進恢復

  2. 在心肺復甦過程中,首次檢查自主呼吸,迴圈恢復情況,是在2分鐘後或操作5個30:2搶救之後

  3. 心肺復甦“ABC”是指:開啟氣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

  4. 心肺復甦的有效指徵:恢復自主心跳,恢復自主呼吸,恢復意識

  5. 實行胸外心臟按壓時,按壓與鬆弛時間基本一致

  6. 嬰幼兒急救:讓患兒騎跨並俯臥於急救者前臂上,頭要低於軀幹,並將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用力叩擊患兒的肩胛區4~6次。

  7. 可疑內出血的救護辦法:及時撥打急救電;密切觀察傷員的呼吸、脈搏;守護傷員,保持呼吸道暢通,不要給傷員進水或進食

  8. 在創傷止血時,常用止血方法為:指壓止血法,加壓包紮法,止血帶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

  9. 上肢出血應用止血帶止血時,止血帶應紮在:上臂中1/3

  10. 下肢遠端嚴重活動性出血時,止血帶應紮在:大腿中下1/3

  11. 使用繃帶包紮的注意事項有:包紮不得過緊或過鬆、裸露指***趾***端、檢查傷肢遠端的血液迴圈

  12. 使用止血帶綁紮忌時間過長,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鬆1~2分鐘,並作好記錄,防止因綁紮時間過長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13. 使用夾板固定時應注意:過緊會壓迫患肢,影響血運,過鬆則失去作用,所以應保持鬆緊適中,固定條帶能上、下放動1cm為宜。

  14. 外傷出血:

  a*** 較小或較表淺的傷口,應先用冷開水或潔淨的自來水沖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結的血塊。

  b*** 一般割傷使用止血藥包紮後都能解決。嚴重割傷時,如在手臂,要立即取下手錶、手鍊等佩帶物,然後抬起手臂,使其高於心臟,然後直接壓迫傷口;如在腿上,除壓迫傷口外,還要壓迫大腿上部的動脈。通知醫生或就近送往醫院,千萬慎用止血帶,因為止血帶會切斷受傷部位所有血液供應,從而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

  c*** 傷口處有玻璃片、小刀等異物插入時,千萬不要去觸動、壓迫和拔出,可將兩側創緣擠攏,用消毒紗布、繃帶包紮後,立即去醫院處理。

  d*** 碰撞、擊打的損傷,有皮下出血、腫痛,可在傷處覆蓋消毒紗布或乾淨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時,再加壓包紮,以減輕疼痛和腫脹。傷勢嚴重者,應去醫院。

  e*** 傷口有出血,可用乾淨毛巾或消毒紗布覆蓋傷處,壓迫10~20分鐘止血,然後用繃帶加壓包紮,以不再出血為度,視情況去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