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事蹟

  作為道德模範人物,要用感恩祖國的赤子之心傳遞人間真愛,助人為樂,熱心公益,展示了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譚東,男,1963年4月生,2009年1月犧牲,中共黨員,生前系四川省大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西嶺執勤組組長。

  譚東愛崗敬業,忠於職守。1999年9月從部隊轉業後,他來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處高寒山區的大邑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工作。他給自己確立了熱情、嚴格、廉潔的工作標準。他長期堅守在一線執勤崗位,每天堅持早晚兩次對轄區內道路進行巡邏,及時清除滾石、暗冰等隱患,每年除夕都在執勤點吃年夜飯。2008年1月,西嶺雪山遭遇特大暴風雪,近1000輛汽車、4000名遊客滯留山上。譚東帶領同事們在零下10攝氏度的惡劣環境裡,連續戰鬥5天,成為風雪中的“路標”。譚東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帶領執勤組處理各類交通事故1000餘件,糾正各類交通違法35000餘件,無一例投訴,轄區幾年來未發生特大交通事故。

  譚東視群眾如親人,全力為民。他熱情幫助轄區內的困難戶和貧困學生,經常用微薄的工資收入救濟他們,堅持4年照顧孤寡老人伍婆婆。“5·12”特大地震中,譚東的家成為危房。在76歲的老母親癱在床上、女兒高考在即的情況下,他顧不上照顧家人,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2008年12月29日,地處雪山深處的大邑縣西嶺鎮天寒地凍,譚東為救一名失事車輛的落水者,來不及脫去衣服,縱身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將落水者營救上岸,又迅速趕往另一事故點繼續工作。第二天,受凍後的譚東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但他牽掛著轄區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群眾安危,忍受著身體不適返回工作崗位,連續處置多起警情。重感冒加上勞累過度,導致他突發病毒性心肌炎,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譚東的感人事蹟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號召全國公安政法機關和幹警向譚東學習。他先後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篇二

  雷慶瑤,女,漢族,***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雷慶瑤,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用感恩祖國的赤子之心傳遞人間真愛,助人為樂,熱心公益,展示了新世紀中國青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

  1993年,剛滿3歲的雷慶瑤不慎觸電,失去雙臂。在痛過哭過之後,她堅強地面對人生,克服苦難,一次又一次地向生命極限發起挑戰,學會了游泳、騎車、繡花、打字、書法、繪畫等技能,在四川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4銀2銅,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獲得蝶泳50米第6名,出演電影《隱形的翅膀》感動億萬觀眾等。上海世博會期間,慶瑤用雙腳表演了毛筆書法、繪畫、繡花,博得了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讚歎。

  這個原本最需要別人幫助的女孩,一直以一顆感恩之心回報社會、幫助他人。2009年,也就是考入樂山師範學院的第二年,雷慶瑤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援下,成立了“慶瑤陽光工作室”,先後吸納45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通過開展陽光青年評選活動,開通“慶瑤陽光熱線”,建立專門網站,設定工作室QQ群,開通“知心話”電話交談欄目等形式,幫助大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培養大學生陽光的心態,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

  2009年底,在一位經商人士的資助下,雷慶瑤創辦了“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任總經理,以傳遞“感恩社會、助人為樂、自強不息、永不言棄”精神為宗旨,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也為回報社會搭建了一個更加寬廣的平臺。期間,她到樂山監獄給一千多名服刑犯作報告,與部分服刑犯交流;到映秀灣水電總廠作主題為“陽光心態健康生活”專題報告;到北川中學、八一帳篷學校、都江堰中興學校等災區6所學校為學生作報告;到樂山特殊學校等樂山周邊7所學校與學生開展活動,還幾次到臺灣、香港參加公益活動。先後應邀到中國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作報告,與同齡人交流自己的成長經歷。

  2010年4月14日,正在接受新華網訪談的雷慶瑤,得知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立刻打電話指揮公司員工立刻投入抗震救災。第二天,她帶著募集到的13萬元捐款和500床厚棉被、1000件棉服,緊急趕往災區。5月11日,正在玉樹帶領員工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雷慶瑤,得知雲南發生嚴重乾旱災害後,不辭勞苦,馬上趕往雲南旱情最嚴重的雲南省沾益縣炎方鄉母官村,在簡陋的鄉村學校教室裡向村民和小朋友們做勵志演講,並且把她拍賣自己國畫作品所得的12.5萬元,全部捐獻給了村裡用於修建水利工程。

  雷慶瑤自強不息和熱心公益的先進事蹟獲得群眾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2008年,被評為四川省十佳青年;2009年,榮獲綻放文學藝術激勵獎、全國自強模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優秀大學生等榮譽稱號;2010年,當選成都好人;2011年,入選中國文明網“中國好人榜”。

  篇三

  賈正方,男,漢族,1936年9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黨支部書記、寶山企業集團董事會主席。

  憑著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雙目失明的賈正方帶領寶山人把一個窮山村建設成為遠近聞名、集體致富的“西部華西村”。“5·12”汶川大地震使這個富裕村頃刻間夷為平地。在苦難和厄運面前,賈正方沒有認輸,他用堅強、毅力和智慧帶領寶山人戰勝困難,創造了人間奇蹟。

  1966年,賈正方在地質隊工作時被炸傷雙眼,帶著一身的病痛,毅然回到家鄉。面對家鄉的貧困落後,賈正方帶領村民從改土造田,解決溫飽問題開始艱苦創業。經過30多年的努力,寶山村擁有24家村辦企業,寶山企業集團公司固定資產達到40億元,村裡人人享有退休醫療補助、子女讀書免費、老年人每月領退休金的待遇,全村一般家庭年分紅5萬元、近半數村民住進別墅,昔日貧窮的寶山村變成了富裕文明的新寶山,有了“西部第一村”的美譽。

  2008年5月12日,離汶川直線距離不到20公里的寶山村片刻間變得滿目瘡痍,損失極為慘重。“只要我們的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人在,我們的事業就可以從頭再來,黨委班子的決心和信心從來沒有動搖過!”這是地震後賈正方對全村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他領著瀕臨絕望的村民說幹就幹,在百廢待興中踏上了艱辛的災後重建之路。為確保整個龍門山鎮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開展,首先恢復龍槽二級電站的供電成了當務之急,賈正方帶領大家不分晝夜,分工協作,流血流汗,全憑雙手作業。5月18日,龍槽二級站試機發電成功,在給龍門山鎮重新帶來了光明同時,也吹響了龍門山災後重建的號角。在家園重建中,賈正方沒有侷限於眼前的吃住問題,又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增長性重建,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地震前,寶山村就在籌辦一箇中纖板廠,地震後,他立刻著手這件事,在人手、經費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得到了臨時駐紮部隊的支援,完成了場地平整。去年7月,中纖板專案順利投產,如今月產值達到3600萬元。

  寶山人說:“沒有賈書記,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不管是過去文明富足的寶山,還是災後重建的寶山,只要有他在,我們就有勇氣和力量。”寶山村村民共同奮鬥,二次創業。目前,全村608戶村民都搬進了新居。2010年寶山村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25億多,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寶山村奮鬥到40億,用了30年;一場大地震,毀掉了70%;災後重建僅3年,總資產又達到了40億元。這就是賈正方和他的寶山村所創造的奇蹟!年逾古稀的賈正方言語依然鏗鏘有力:“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只要人民需要我,我永不退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賈正方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明星村支書等榮譽稱號,被中央領導同志讚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