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照進現實團課演講稿***2***

  夢想照進現實團課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X。

  一週前,同學問我:“XXX,演講與口才課考試,你講什麼題目?”幾乎是第一時間,我的腦袋裡蹦出了“夢想”這個詞。上網找了很多關於夢想題材的稿子,文筆甚是優美,我卻都不滿意。於是我想,大概因為夢想對於我,真的不只是空泛的概念和別人筆下的巨集圖。所以我決定自己寫,寫出我對於夢想的感覺。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自己獨特的關於夢想的定義,對我來說,夢想不是新華字典裡解釋的“指理想,即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也不是為了獲得物質或者榮譽而去從事的事情;更加不是今天如此明天就能改變的東西。俗套的說,夢想於我而言,是無論何時何地處於何種境況都想要努力實現的事情。更加是,終有一天能照亮生活的光線。

  然而,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曾經擁抱著夢想,執著而堅定的前往未知的方向,卻在這一路的泥沼與荊棘中,學會了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甚至聽天由命。夢想漸漸從懷抱中脫離,被拎到了手上,由生命的一部分,變成了必要時該被拋棄的行李。然後當被問起時,帶著無奈的表情一聲嘆息,說一句“我也不想的,但是現實殘酷,我沒有選擇”。 曾經我也是這條路上的一個人,高二時因著種種緣由,放棄了多少年來想成為設計師的夢想。堅持過,倔強過,一旦放棄卻彷彿再也不能回頭,即使還有機會繼續,也彷彿追逐夢想的勇氣已經在某一刻丟失,一去不返了。

  我曾經形容說,夢想就像被擋在現實窗外的陽光,我知道它很溫暖,知道它很明亮,卻發覺永遠有一扇磨砂玻璃將它阻隔在現實空間之外,再好,也得不到。

  直到這學期,一個深夜心血來潮設計了一個字母組成的標誌,居然被看到的朋友們讚美了一番。之後的幾周內,又陸陸續續畫了很多設計草圖,主題來自身邊的人,畫好後就送給他們當紀念。原本我沒想過這和我的夢想有何處掛鉤,可是卻在有一天聽到朋友對我說“子淳很有心呢,設計得好好哦!”我突然發覺,原來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也不是隻有唯一的路可以到達,最直接的路,也未必是最近的一條。即使拐彎了,一樣能奔赴既定的終點。甚至比預料更好。

  所以我想告訴此時此刻傾聽我的你們,請讓夢想照進現實!請堅持做下去即使只是擦邊的事情,請繼續走下去即使不是預期的坦途。請讓夢想照進現實!或許夢想只是種子,很小,卻能開出最絢爛的花朵;或許夢想只是雛鳥的翅膀,很柔弱,卻終於能帶你飛向蔚藍的天空! 而那扇磨砂的玻璃窗,其實很輕,只要你想,推開它,就能讓現實充滿溫暖明亮的夢想之光。

  夢想照進現實團課演講稿篇五

  童年時,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有錢。大人問:“小夥子,有了錢你要去幹什麼呢”“我要去買泡泡糖”“如果你有很多錢呢”“我會去買很多泡泡糖”“如果你有用不完的錢呢”“我會把做泡泡糖的工廠買下來。”的確小時侯的我們,天真無邪,有著一顆善良的童心,幸福與快樂是一曲不變的樂章。

  慢慢步入小學,中學……就越會覺得壓力的存在。現在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每天都不要有很多的家庭作業要做。玩耍的時間一點點被剝奪,而我們一天中40%被禁錮在教室,很多時間在學習。但是面對學習,還是一種模糊的認識。俗話說“難得糊塗”,對事物的理解,也由封建主義發展到資本主義,越大就越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上初中的時候,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尖子生;回到家能受到家人的表揚;在學校能受到老師們的肯定;在同學之間能有鶴立雞群的表現。但是,漸漸的,我發現實現這個夢想並不能靠要耍耍孩子氣。之後,我學會了奮鬥。

  忙忙碌碌一天加上晚自習後放學回家,真是又困又累,吃夜宵都沒有味道。這樣的日子很單調,也許有時候想念許多小學同學,有時候趕著上課還是一雙朦朧的睡眼。討厭死板的校服裝,從不穿著它到處走。星期六、星期天的時間真很短,孩子脾氣真想犯,慢慢懂了做人的辛苦和夢想真是太難,還好我會努力,看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起早趕晚,把握自己不再鬆散。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中意的大學。我為著夢想,——每一天都苦苦尋找著充實自己的輔導書與練習卷,為著光明的未來而努力。夢想像一粒種子,種在“心”的土壤裡,儘管它很小,卻可以生根開花,假如沒有夢想,就像生活在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試問,我們在座的熱血青年誰又願意過那種行屍走肉的日子呢我相信我不會,你們大家都不會。

  有了夢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夢想,就有了動力。夢想,是一架高貴橋樑,不管最終是否能到達彼岸,擁有夢想,並去追求它,這已經是一種成功,一種榮耀。在追求夢想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在成長。

  它會催人前進,也許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中,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但沒關係,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為自己的夢想而前進,畢竟前途不僅靠運氣,也靠自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