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校園國旗下講話3篇

  和諧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校園的構建中有著獨特的優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諧校園的國旗下講話,僅供參考。

  和諧校園國旗下講話篇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一詞。

  和諧,也就是和睦協調,這幾乎可以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萬事萬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國人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條、智慧要求。

  儒家經典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儒家把“和”看做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源。如果達到適中的、和諧的狀態,天地萬物就能各自恰如其分、生髮有序。

  而佛家對和諧的強調更是隨處可見,甚至直接提出了“六和敬”的思想,要求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而很多人也認為,“和尚”這個詞,就喻示著“以和為尚”的精神。

  還有,中國的琴道講究中正平和,中國的茶藝推崇和靜怡真,中國的建築代表裡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國的醫學要求五臟調和、七情調和、氣血調和。

  可以說,和諧,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皆大歡喜的狀態,是一種全面勝利的智慧。和諧的文化理念教導中國人:對於自我修養,要養性和情;對於同道中人,要和睦相處;對於存異之人,要和而不同;對於家庭整頓,要家和萬事興;對於社會秩序,要禮樂和諧。總之是,守中致和,以和為貴。

  學校是社會的有機組成,建設和諧校園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大事,也是我們自身成長的需要。一個和諧的校園,將有利於培養我們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可以使我們養成樂觀開朗的個性,積極向上的態度;還可以使我們懂得團結友愛,樂善向群。

  不過,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和諧校園不是我們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擁有的,沒有全體師生共同的努力,沒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和諧”便永遠只能停留在理想層面,斷沒有實現之可能。那麼,我們該怎樣著手建設一個和諧的校園呢? 我們要把握時代的脈動,響應黨的號召,從小事入手,從身邊做起,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與義務,構建起和諧校園。

  校園中存在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首先是同學間的關係。每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價值認同就顯得猶為重要。我們需要一種包容的心態去面對這種差異。如一隻珍珠蚌,包容入侵的沙礫,最終磨勵成一顆耀眼的珍珠。這顆珍珠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人際關係的和諧。除了這種包容,與人相處還需要真誠、關愛。生病時的一杯熱茶、傷心時的一雙肩膀、失落時的一句安慰都是人際關係的調劑,令我們的關係更融洽和諧,令友情升溫,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其次,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另外,構建和諧校園還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這些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而誠信、文明正是這方面最重要的。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行為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最後,構建和諧校園還要應增強節約意識和環境意識,我們應以校園為家,用心呵護。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整潔的校園裡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在無人用的教室要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做節約型新青年,從而建立和諧校園環境。

  同學們,構建和諧校園,從我做起。茫茫學海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勇敢的水手,以智慧做漿,自信做舵,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長風破萬里浪,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相信只要我們不懈的搖漿,定會奏響和諧的樂章。

  和諧校園國旗下講話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強化安全教育,共建和諧校園。

  據有關方面統計,校內外安全事故已經成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原因。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所以教育部倡導廣大師生牢記“沒有安全防範意識就是事故”、樹立“安全重於泰山,生命高於一切”的安全觀。為了進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要求,希望各個班級、各位學生認真作好。

  第一,我們全校師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各班班長要協助班主任對本班教室裡的各種教學設施、用電裝置進行一次專門檢查,若發現隱患,及時向總務處彙報,防患於未然。

  第二,在各項運動中要注意運動安全。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作好準備活動,運動時***特別是在打籃球時***要注意不要劇烈地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

  第三,提高衛生安全意識,不在校外,尤其是不要在無證攤販處購買零食和小食品。此類食品衛生與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是沒有營養價值的,也是最容易致癌的。經常吃這種食品會讓身體發胖,臉上長痘。

  第四,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後果。注意自身安全,嚴禁私自下塘下江游泳。

  第五,上下樓道慢步禮讓右行;課餘不在走廊和教室以及校園內嬉戲、追逐、打鬧。 第六,愛護校園環境和消防、監控等安全設施裝置,不得隨意動用相關器材,不得搬動消防櫃用做攀爬工具。

  第七,不迷戀網路,慎重交友,不攜帶管制器具進入校園。

  安全隱患無處不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影響著生命安全。最後,希望在全校形成一個“人人關心校園安全”的濃厚氛圍。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做到警鐘長鳴!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努力培養公共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切實保障人身安全,共建和諧校園。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和諧校園國旗下講話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建立和諧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文明是什麼呢?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與問好,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上下樓梯時的靠右行,是對生活學習環境的自覺保護……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校園內總能見到白色垃圾;課間有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不愛護公共財物,亂寫亂畫;綠油油的小草被任意踐踏;用過的餐具被隨意丟棄......

  同學們,我們要自覺糾正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和文明交朋友,爭做文明的學生: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管住我們的腳,不橫衝直撞,不踐踏草坪。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能夠做到,那樣的話,天會更藍,水會更清,我們的校園會更美麗!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