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功效與作用_山藥的家常做法

  山藥補而不膩,香而不燥。歷代醫家盛讚山藥為“理虛之要藥”。下面要介紹的就是山藥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喜歡。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補脾;養肺;固腎;益精。主脾虛洩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瘰癧。

  1、健脾益胃助消化

  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

  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降低血糖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4、延年益壽

  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如何挑選山藥

  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其次看鬚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鬚毛越多的越好。鬚毛越多的山藥口感更面,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也更好。最後再看橫切面,山藥的橫切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黃色似鐵鏽的切勿購買。

  注意:如果表面有異常斑點的山藥絕對不能買,因為這可能已經感染過病害。還要注意山藥斷面應帶有黏液,外皮無損傷。山藥怕凍、怕熱,冬季買山藥時,可用手將其握10分鐘左右,如山藥出汗就是受過凍了。掰開來看,凍過的山藥橫斷面黏液會化成水,有硬心且肉色發紅,質量差。

  山藥的製作技巧

  1.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3.山藥質地細膩,味道香甜,不過,山藥皮容易導致面板過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4.好的山藥外皮無傷,帶黏液,斷層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鮮炒,或晒乾煎湯、煮粥。去皮食用,以免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5.山藥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山藥的儲存方法

  如果整支尚未切開,可存放在陰涼通風處。如果切開了,可以蓋上溼布保溼,放入冰箱保鮮或是削皮後切塊,分袋包裝,放在冰箱保鮮。

  山藥的食用禁忌

  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山藥的適合體質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山藥的家常做法

  一、五彩山藥

  做法:

  1.胡蘿蔔、紅甜椒切成和豌豆相仿大小的粒;

  2.手上帶一次性手套,小心削掉山藥的表皮;

  3.山藥改刀切成和其他配菜相仿大小的粒;

  4.山藥粒置於流水下,沖洗掉大部分的黏液;

  5.水燒開,倒入各種配料粒汆燙2分鐘左右;

  6.撈起重新置於流水下,沖洗一遍;

  7.熱鍋溫油爆香蔥蒜末,倒入各種配料粒翻炒2-3分鐘,加鹽、雞精、糖、少許生抽、黑胡椒粉調味;

  8.最後加水澱粉勾上薄芡即可。

  二、山藥木耳炒青筍

  做法:

  1.山藥去皮切片,在滴有白醋的水中浸泡一會後入加有少許鹽的沸水中快速焯燙一下,然後撈出控幹;

  2.木耳入溫水中,加入少許鹽和幹澱粉,泡至發起,然後去掉根部,撕成小塊,也入沸水中快速焯燙一下;

  3.萵筍去皮切片,紅椒洗淨切片;

  4.鍋入油,熱後爆香蔥花,倒入萵筍,紅椒和木耳翻炒片刻,其間可淋入少許水;

  5.放入山藥片快速翻炒,調入雞精,鹽,糖,醋和香油,炒勻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