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吃什麼藥效果好

  慢性結腸炎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疾病,很多人由於不重視這種疾病,結果因為患了該病而沒去治療,導致炎症出現擴散,引發其他急慢性腸胃病,所以你應該要知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柳氮磺胺吡碇***SASP***:本藥在腸道內分解為5-氨基水楊酸***5-ASA***與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或白細胞介導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2、甲硝唑:主要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絲蟲病等。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為1療程。靜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3、激素類***具體藥物有:氫化可的鬆、強的鬆、地塞米松等***:此類藥物可減少白三烯B4的釋出,抑制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4、硫唑嘌呤:此類藥物在體內產生硫嘌呤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和淋巴細胞的增殖,對T淋巴細胞的抑制作用較強。

  5、奧瑞欣:巴柳氮鈉膠囊成功應用英國Astra Salix原裝高分子膜包裹技術,形成5-ASA微粒製劑。

  向釋放藥物在炎症部位,百分之百發揮藥效無損耗,減少對身體的不良反應。 不溶於胃酸,保持有效活性進入結腸是唯一有效抑制結腸炎及潰瘍致病因子的藥品***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起到強大的抗炎作用,消除炎症根源。

  能夠消除氧自由基的藥品,改善腸道功能,恢復炎症潰瘍面,與殺菌作用合二為一,消炎修復雙管齊下。

  慢性結腸炎的症狀

  1、腹痛,這時的腹痛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但這種疼痛在排便後就會消失。輕度結腸炎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另外,病人的排便過程較為痛苦,可能會發生腹瀉、排出帶血帶膿的糞便等。

  2、腹瀉,是結腸炎早期的主要症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每天數十次,可腹瀉、便祕或交替出現。常反覆發作,多因飲食不當、情緒激動、過度疲勞誘發。

  3、便祕,大便次數少,通常7天內排便少於2或3次,甚至10多天還沒便意。大便量少、便乾硬、排出困難,排便時還伴腹部不適或腹痛,但能在排便後緩解。需要注意的是,便祕和腹瀉都是結腸炎的早期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兩者相互交替發生的現象,因此要格外注意。

  4、大量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便血,伴有脈搏增快、血壓降低及面色淺白,需立即到醫院進行輸血治療。

  慢性結腸炎的病因

  慢性結腸炎的病因複雜,最常見的病因是非特異性結腸炎,如腸易激綜合徵、炎症性腸病、腸菌群失調、小腸吸收不良等。一般認為和感染、免疫遺傳、環境、食物過敏、防禦功能障礙及精神因素有關。

  1.過敏因素

  過敏性病變,受個體差異影響。主要是腸道性過敏,偶爾也累及面板。有些人對魚類、蝦、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產生過敏,這些異體蛋白進入人體產生大量的組胺物質,引發過敏性反應。過敏性反應,是受致敏物質刺激,自身免疫引起的反應,激發大量免疫細胞凝聚、均集結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從而引起黏膜表面水腫、充血及滲液等炎症發生。

  2.感染因素

  一般認為都與感染有關,每當發病時,使用抗生素都能有不同程度控制病情和治療的效果,說明該病有致病菌的作用。

  3.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或出現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