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周邊自駕遊行程景點

  國慶小長假即將來臨,你那顆心是否已經開始躁動,是否還沒有自駕遊的目標,那就跟隨我們的腳步,來湖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湖北周邊自駕遊行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湖北自駕遊好去處

  1.隱水洞

  湖北省首家地質公園

  隱水洞位於湖北核電之都——通山縣大畈境內,九宮山下,富水湖畔,距通山縣城12公里,距武漢市 130公里,交通便利,溶洞全長5058米,洞體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平均高30米,寬25米,洞內鐘乳石林立,擬人狀物惟妙惟肖,峽流相映,瀑洞相融,是湖北省首家地質公園。

  自駕路線:

  武漢-G4-桂鄉大道-通山縣-隱水洞

  2.嵖岈山風景區

  天下第一奇山

  武漢周邊嵖岈山位於河南省駐馬店,系伏牛山東緣餘脈,因山勢嵯峨,怪石林立而得名,又名石猴仙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中原盆景和;北方石林等美 稱。整個景區有九大名峰、九大名河、九大異石、九大名棚,可謂一步一景,宛入仙境。景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 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冬白雪皚皚,潔白如玉。嵖岈山兼有華山之險、泰山之壯、黃山之奇、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特、秀麗、壯觀的美景佈滿整個 山區。嵖岈山正在以獨特綺麗的風光吸引八方遊客,四海賓朋。

  西遊記實景地。

  自駕路線:

  武漢——東西湖——京珠高速***——鄂北——豫南收費站——駐馬店——臨潁——南街村——嵖岈山風景區

  3.百寶寨

  素有小桂林之稱

  在百寶寨,有一片典型的丹霞地貌。裸露的山體,赭紅的砂岩,與蒼鬱的林木和澄碧的河流雄渾地糅合在一起。景區內山巒岩石獨特;水體風光秀麗;森林植被廣袤;古蹟勝景淵藪,擬定在此建設具有原始、寧靜、幽情、自然、樸素,素有;小桂林之稱。百寶寨:起源何時,作何用途?兵寨 當年雄風如何?至今仍是無法破解的千古之謎。另外當陽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擁有全國三大關廟之一的關陵廟,殿閣紅牆黃瓦,重簷翼角,造型端莊古樸,典雅大方。

  自駕路線:

  武漢——漢宜高速—枝江下高速——枝江收費站—胡場收費站——當陽市區——關陵——百寶寨景區

  4.錦裡溝

  原生態景區,純天然氧吧

  這裡是群山環繞的原生態景區,有珍貴的負離子在空氣中瀰漫,為都市人迴歸健康的;起點,奉上完美的;森呼吸。乘坐錦裡溝特色的仿古遊船,聽土家妹子漢子們的對歌,享受別樣土家韻味。還可以在餐廳賞月樓裡品嚐種類繁多的特色土家菜餚,欣賞土家姑娘們的傳統歌舞表演節目,甚至來一次刺激的山道滑車。

  自駕路線:

  武漢——黃陂高速——到達黃陂後左拐上去木蘭山的路——根據路標指示路經古門山——看指示牌向左行駛到達目的地錦裡溝。

  湖北美食小吃有哪些

  1.武當山凍豆腐

  據說是明代道士張三丰首創的。當年武當山上的遊人很多,沒有下飯菜,張三丰便夜做凍豆腐,撕成小薄片,分與眾人吃。武當山凍豆腐的製作需要具備兩個自然條件:一是在零下20℃的氣溫,二是武當山豆腐溝的水。後一條是關鍵,如果沒有豆腐溝的永,在其他氣溫、工藝相同的條件下,也做不出這種凍豆腐。

  2.竹溪碗糕

  碗糕是竹溪縣當地所著名的一種民間特色風味小吃,已經有著500多年的歷史。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鬆軟,味甜不膩,不僅富有營養,還有保骨健腸、生津止渴之功效,深受食客喜好。

  3.官渡五香豆腐

  是關渡鎮胡宗全家的祖傳手工藝風味食品。它具有獨特風味,甘甜爽口,香味醇厚,無論零食佐酒,或入菜烹調,都是上品佳味。自光緒元年始,竹山官渡豆腐乾一直被官渡人列為珍貴佳餚。官渡人待客,如果席間少了五香豆腐乾,視為對客不敬。席間寧可無葷,也不可沒有五香豆腐乾。

  湖北當地有什麼節慶

  1.武漢渡江節

  地點:湖北

  日期:7月16日

  武漢渡江節由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游泳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節日期間,四海嘉賓雲集武漢,暢遊長江,觀光三鎮,領略古楚文化,感受今日文明。渡江節的主要活動有搶渡、漂流、嘉年華等。節日舉辦時間一般為7月16日,但每年也有可能有前後波動,每年橫渡路線不定,具體活動地點和時間可在官網查詢。

  2.武當國際旅遊節

  地點:湖北

  日期:2017年時間為9月27日開幕

  武當國際旅遊節會期為四天或一個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旅遊局、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十堰市人民政務、武當山特區承辦這項節慶活動。首屆於1998年舉行,活動以富有武當特色的大型文藝表演為開幕式。期間,舉行“道之旅”瀏覽活動、保平安清醮大法會、武當影視周、篝火晚會、經貿洽談、旅客展示迷人的武當自然風光、博大精深的武當文化。整個活動為弘揚武當文化,擴大宣傳,促進對外交流和武當山旅遊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3.苗族新年

  地點:湖北

  日期:農曆十二月

  苗家人除了臘月三十過年外,還過本民族的年。一般是臘月三十過“送年”,正月逢“午”過“祭年”,初七過“人年”。據說一次流官驅趕苗人時,苗人分散逃跑,直到正月才相聚在大山洞裡,此日按甲子推算,正好逢“午”,於是苗人就有了逢午過年的習俗。過祭年時禁忌吹口哨、到菜園找菜和挑水,而且吃飯時要關門。晚上不能講血,睡覺不能講話,小孩不許啼哭。苗族認為“人”為七,便定於正月初七過“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