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素描中的打線條術語語彙

  如果想學好素描,那就少不了對素描術語的瞭解和掌握。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們。

  素描中的打線條術語語彙

  1.線條的語彙

  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

  在紙上的一個起點與一個終點的標誌是線。

  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線的組合而成的。

  而畫家在畫素描時所採用的第一種和次數最多的就是線。

  線是素描造型中的關鍵要素。

  線條的語彙很多,有直線、曲線、螺旋線,

  有粗線、細線、光滑線、毛糙線、

  深線、淺線、硬線、軟線、長線、短線、斷斷續續線、連點線或珠子線、零亂線、橫線、豎線等等。

  在素描的時候,可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線條。

  2.記號線

  素描和其他畫種一樣,當你經過對物象的觀察和思考之後,立即著手佈局。

  於是在畫面的上方、下方、左邊和右邊用短線定出圖形的位置,並且跟著用長線來畫出圖形的大體形狀。

  譬如,畫人像的時候,往往用豎線或斜線來表現頭部的方向,用橫線定出五官的位置。

  也有的時候,為了把物體的比例和位置畫準確,往往在畫面上先用線畫一個三角形,或長方形、或正方形、

  或橢圓形、或別的形狀。

  畫素描的時候,採用這種記號線的方法是常見的。

  3.象徵線和輔助線

  線條還有不同的感覺和不同的使用手段。

  如垂直線表示著平穩,水平線表示平滑,斜線代表運動。

  畫家在畫素描的時候,總是採用這三種線條作為造型的輔助線。

  當要確定物體的重心時,常常從力點開始向上畫一根垂直線,用它來檢查畫中的物體是否穩定。

  在畫一個對稱的物體時,在畫面上先畫一根中軸線,然後再畫出兩邊的對稱形狀。

  有時還用這根垂直線來測量物體偏左還是偏右。

  用水平線去測量這個物體與那個物體之間的聯絡,看這兩個物體哪一個高些或者是低些,或測量同一個物體本身各個部分的高與低的差異。

  而用斜線去測量物體與物體之間或一個物體本身的傾斜程度。

  4.輪廓線

  ①外輪廓線。當小朋友畫一個氣球之類的物體時,他總是用鉛筆或蠟筆畫成一個圈。

  如讓他來畫一面紅旗,他會畫成一個三角形或是矩形。

  雖然畫得都不那麼逼真,但是他能用這些線表達出他對這些形的基本觀念。

  這些線叫做外輪廓線。

  用這種輪廓線表示著物體與物體外形的差別。

  由此可見,外輪廓線的數量不等,就會產生出物象形的區別;

  同時,外輪廓線的數量相等時,而它們的位置和比例不一樣,又會影響著物象的形狀。

  另外,當明亮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其中受光的那一部分的外輪廓線給人十分清晰的感覺,

  而沒有受到光照明的是處在背光的那部分輪廓,如果它的背景是受到光的照明時,那麼,物體的這個部分輪廓也是很明確的。

  但和投影相連線的那個背光部分的輪廓界限被削弱了,並目變得模糊不清。

  所以外輪廓線也是形體消失的界限。

  由此,可以看出外輪廓線由於處在不同的環境裡,有些會顯得十分清楚,而有些卻變得模糊不清,產生著虛實變化。

  這樣,不但使物體呈現著立體感,也呈現出物體與物體、物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

  ②內輪廓線。一個物體除了具備著外輪廓線,還有一些內輪廓線。

  稜柱體和多面體除了那些清晰和模糊的外輪廓線外,它還有內輪廓線,這些交錯的內輪廓線是形體中面與面的銜接線。

  物體的面在特定情況下,顯示著它的某種特徵。

  如果轉動一下物體或者移動一下畫者的視點,因透視的變化,這些輪廓線也會引起方向和位置的變

  動,物體的各個面會在我們的視覺上增大了或縮小了,它的形狀也改變了,

  若繼續變動物體或視點,其中有些面會更扁,甚至扁成一條線,這條線就成

  了物體的邊緣,也就是成了物體的外輪廓線。

  這些輪廓線是透視的總和,它決定著物體的方向、位置、比例和形狀。

  由這些線組成物體的各個面,又由面組成了物體的體積。

  所以,如果正確地表達具有各種透視的輪廓線,也就畫準了物體的形體。

  5.排線

  無數線條相對平行的並列叫做排線。

  素描中調子的獲得是藉助於排線,利用不同的工具,熟練掌握各種不同的排線形式與方法,可以表現出豐富的調子層次和各種物體的質感。

  面的形狀、調子的深淺、物體的質感等不同,應採用不同的排線方法。

  排線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進行排列。

  這種方法與人的生理相適應,這種排線的方法在素描中用得最多。

  也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進行的。

  為了表現或者襯托某一個物體,往往是先按照它的邊線形狀進行排線,然後,再由右上方至左下方進行排線。

  一根根線條的輕重,直接影響著畫面深淺調子的變化。

  在排線時,要避免線的兩端深,中間淺,要力求線條均勻。

  因為調子的獲得,不是一次排線所能達到的,常常需要多次排線才能成功。

  在第二次排的線不要與第一次排的線相平行。

  如果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排線相平行,勢必造成有線條重複顯得太深,而有些又造成空白,使調子不均勻。

  要讓前一次排線與後一次排線交錯進行,要使線與線交錯成扁稜狀。

  這樣,線條的多層排列就可以達到預想調子的目的。

  為了表現一個弧形面,可由深至淺或由淺至深進行排線。

  也可以採用由密至疏或由疏至密的方法進行排列,鋼筆畫就是使用這一種方法。

  排線形式有如下幾種:

  中鋒、側鋒、平鋒、

  粗線、細線、

  疏線、密線、

  長線、短線、

  排線後加擦再排線。

  鉛筆排線的方法

  第一種是交叉排線。這種技法常用於鉛筆畫中,也用於鋼筆、炭筆和色粉筆的畫面中。這種技法的特點是用平行線作各種形式的相交,相互交叉的結果,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明暗對比關係及整體調子的深淺區域,形成一種豐富的顫動效果。

  第二種是平行排線。這種技法的特點是運筆的方向一致,以不同長度、互相平行成對角線、水平線或垂直線用筆,這種方法有時用來表現物件及其邊線,可略去一般的線的輪廓,使畫面富有一種特殊效果。

  第三種是綜合排線。運用種類較多的平行線穿插其他各種不同的線條。即線條可曲可直、可長可短,不論型別,只要在畫面上最能表現形體或外形的表面與空間。這種技法的多種變化很利於表現形體、空間和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