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對瓷的描述

  瓷是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緻而堅硬,是中國古代常用的器皿。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一***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餘情.

  煎茶詩

  宋·蘇軾

  活水還將活火烹, 自臨釣合吸深情.

  大飄貯月歸春甕,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 松風猶作瀉時聲.

  本能飽食禁三碗, 臥聽江城長短更.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穀雨, 紫砂新罐買宜興.

  卻從梅月橫三弄, 細攪松風灺一燈.

  合向吳儂彤管說, 好將書上玉壺冰.

  詠紫砂壺

  清·高江村

  規制古樸復細膩, 輕便可入筠籠攜.

  山家雅供稱第一, 清泉好瀹三春荑.

  清銘自制清

  ·鄭板橋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飢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兩三寸水起波濤.

  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二***

  明 陸深《春風堂隨筆》寶顏堂祕笈本:

  “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及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硫田窯。***即大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明 郎瑛:《七修續稿》卷六,中華鉛印本:

  “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油水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文,號百圾破,龍泉窯至今溫,處人為章窯,聞國初先正章溢,乃期裔雲。”

  明 張謙德《瓶花譜》美術叢書本:

  “古無磁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厥後有柴、汝、官、哥、定、龍泉、均州、章生、烏泥、宣、鹹等窯,而品類多矣。……“官、哥、宣、定為當今第一珍品,而龍泉、均州、章生、烏泥、成化等瓶亦以次見重矣。”

  明 顧起元《說略》卷二十三,金陵叢書本:

  “又宋明處州章生兄弟著,皆作窯。兄所作者,釉色稍白,而斷紋多,號白***疑為百***圾碎,故曰哥窯。”

  明 王士性《廣志繹》卷四,台州叢書本:

  “官、哥二窯,宋時燒之鳳凰山下紫口鐵足,今其泥盡,故此物不再得,……近惟處之龍泉盛行,然亦惟舊者質光潤而色蔥翠,非獨摩弄之久,亦其裂造之工也。新者色黯質佳,火氣外凝,殊運清賞。”

  明 張岱《龍泉窯器銘》:

  龍泉窯魚耳爐銘:“楓冷吳江,秋水登碧。其口唸念,其耳滋滋,謂有魚焉,呼之谷出。”

  哥窯後銘:“二西叔收藏哥窯後,傍著一把,如竹籜初解,大塊冰裂,於籜於籜,其光在弱。”哥窯印池銘:爾蘊叔收藏印池,縱二寸,橫寸半,處州色,而紋片疏爽。觀其紋片,自不能賤。***注:張貸,浙江江山人、歷史學家、詩人***

  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三***

  唐 陸龜蒙《祕色越器》: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如向中宵盛沉靡,共稽中散鬥遺杯。”

  唐 陸羽《茶經》卷中百川學海本: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注:處指處州,龍泉窯青瓷稱處瓷***

  五代 徐演《貢餘祕色茶盞》***詩讚龍泉青瓷***: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

  中山竹葉醋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 沙聞舊梓本:

  “青瓷器皆雲出自李王,號祕色。又曰出餞王。今處之龍泉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

  元 陶宋儀《掇耕錄》卷二十九 津逮本:

  陸龜蒙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幹峰翠色來,如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鬥遺杯。乃知唐世已有,非始於錢氏……,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正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明 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四 守山閣本:

  “青瓷初出於劉田,去縣六十里。次則有金村窯,與劉田***注:大窯***相去五里餘。外則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綠選等處皆有之。然泥油精細,模範端巧,俱不及劉田------凡綠豆色瑩淨無暇者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價高,皆轉貨他處,縣官末嘗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