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買房要趁早好的幾大理由

  房地產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並且今年上半年的上漲行情基本會延續至年底,整體會好於去年。現在行情震盪,買房到底該不該趁早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三四線城市房價繼續降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鼓勵開發商降房價。鼓勵不是強制,“鼓勵”很可能意味著政策上對開發商的“讓利”,以促降房價。2016年房地產行業營改增落地,致房企成本下降,從而有利於降房價。而最可能降的是高庫存和弱需求的三四線城市,預計2016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量將下降10%,銷售均價將下跌5%。

  2.一線城市房價漲15%

  2014年和2015年一線城市的高價地將在2016年進入市場。與此同時,一線城市庫存去化週期已經下降50%,加之房貸政策寬鬆,積分落戶政策推動,需求正繼續累積,一線城市成為資本避險最後安全地,房價也將延續2015年的漲勢。

  3.房價必漲9個城市

  2016年,深圳、蘇州、南京、合肥、南昌、杭州、上海、北京和廣州最有可能表現更好。2015年底這9個城市庫存去化週期下降到了10個月以下,處於低位。可售房源有限,必將造成供不應求局面。上述城市房價上漲已是大概率事件。

  4.首付比例降至20%

  2016年去庫存政策最可能出臺的是房貸首付比例降至20%。2008年~2010年間中國曾有過這一首付比例。

  5.地王單價破10萬不是夢

  2015年歲末深圳8萬元/平方米地王橫空出世,對2016年地王高度的想象空間被開啟。新常態下,城市間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資源愈來愈向一線城市聚集。同時,在寬鬆貨幣政策下,房企融資成本越來越低,更有膽量涉足一線城市土地。

  6.改善型產品主導市場

  一二線城市的剛性需求逐漸消耗殆盡,改善型需求開始“稱王”。隨著二孩政策效果發酵,加上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戶型產品升級的需求也在提升。三四線城市也由於本地居民住房擁有率高,未來能快速去化的終將是改善型產品。

  7.千億陣營達10家 兩千億巨頭擴軍至3家

  強者恆強法則在白銀時代得到驗證。2016年,房企傳統3強萬科、綠地、恆大業績有望破2000億元。在千億門檻徘徊了2年的華潤置地、世茂將在2016年完成歷史性突破,正式進入千億房企陣營,此外上升勢頭較猛的“城鎮化之王”華夏幸福,如果延續近兩年的上升勢頭,也有望衝入千億房企陣營。千億陣營將在2016年增至10家。

  8.併購大戰上演

  2015年的房企併購大戰還未結束,2016年房企併購腳步不會停下。一些中小房企將陸續宣佈“去地產化”,轉型與轉行並存。一線房企在2016年外溢的投資將陸續投向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有限的需求將被一線房企的優質產品滿足,一些本地房企將被擠出市場。

  9.北京積分落戶

  2015年年底,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已經開始徵求意見。到2016年北京市將正式推出積分落戶管理辦法,漂在北京多年的北漂們將有通道獲得北京市戶籍身份,北京市也終於在積分落戶上補齊一課,與上海、廣州比肩。因此啟用的“北漂”安居樂業需求,對房地產市場無疑是一劑興奮劑。

  10.房地產網際網路熱退潮

  肇始於2014年萬科的房地產全行業“網際網路+”浪潮將在2016年顯著退潮。經過2年的追風,房地產企業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顛覆房地產,也沒有根本改變房地產的任何一個環節,網際網路+營銷、網際網路+社群、網際網路+定製、網際網路+眾籌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到2016年,務實的房地產企業的網際網路熱將會顯著退潮,迴歸產品打造和服務。當然,網際網路與房地產行業的融合並沒有結束,網際網路思維對行業的改變依然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深入。

  房地產買房投資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

  2、 使用的長期性。

  3、 影響因素多樣性。

  4、價值大量性。

  5、 保值增值性。

  6、 行業相關性。

  房地產發展趨勢

  ***一***國家繼續堅定調控房地產經濟,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干預

  當前房地產調控的目標:一是促使房價穩定, 二是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國家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堅定,在支援合理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時, 將繼續對自住性、 改善性、 享受性及投資投機性的需求採取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和稅收政策, 繼續嚴格地實施房屋限購措施。 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容趨勢明顯,限購進一步升級和擴圍,限貸政策繼續從緊, 這些都將為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 “國五條”及其細則向外界傳遞了調控政策保持連續的強烈訊號,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將對二手房按轉讓所得徵收20%的稅的細則, 這項政策將直接導致二手房出售成本大增。 細則一公佈, 人們搶在地方細則出臺之前抓緊過戶, 二手房交易量激增,交易大廳門庭若市,擠滿了前來過戶的人群。 地方執行細則落實後, 則二手房業主出售意願將驟降,改善型需求減少部分買房人可能會暫緩購買計劃, 因此短期看,新政出臺後,二手房交易量將大幅下滑, 購房需求的目光短期會更多投向在轉讓環節有稅收優勢的商品房,但長期看,對新房市場同樣有衝擊, 因為很多改善型買家若不把手中的房子在二手房市場上賣掉, 就不會到一手市場買新房。 新政將使房價受到抑制, 商品房和二手房的需求和成交量都將萎縮。

  ***二***住房市場化與住房保障

  同步推進,形成“高階有市場、中端有支援、低端有保障”的格局高階以中高檔商品房為主,滿足高收入群體改善性住房需求;中端以普通商品房為主,面向中等收入者;低端以經適房、廉租房為主,面向低收入家庭,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壓力來自於中低收入者。 今年保障房建設的目標是基本建成 470 萬套、 新開工 630 萬套。 保障房建設有助於增加住房供應,對房價有平抑的作用。 經濟適用房通過免收土地出讓金、減免配套費,降低了售價,確保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買。 住房保障的方式和重點, 從為低收入者提供產權式的住房的 “以售為主”,轉變為更加符合市場機制的 “租售並存”,保障的重點是解決居住問題而不是產權問題。

  ***三 ***巨集觀 經濟 企 穩 ,差別 化信貸將繼續實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13 年的經濟政策方向, 今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去年央行幾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表明銀行進入信貸規模的放鬆通道,使得資金鍊有所好轉,今年經濟發展的主基調仍是穩中求進。內需增加和城鎮化的推進繼續推動著城市發展, 近期不少地方出現房價上漲,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成交量持續放大,房價上漲,市場預期不明引起的恐慌性入市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本輪出臺的“國五條”及細則強調了差別化信貸政策,要求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國家一方面發揮政策性房產金融的作用抑制住房投機和投資行為,另一方面為首次購房家庭貸款剛需獲得優先保證,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是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