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寶寶智商測試

  智力測試是一項多元的測驗,目的不是將孩子頂上精英或低智的名稱,而是為了預防影響孩子智慧的環境或個人因素。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相關6歲寶寶的智力測試,以及對智商測試的誤區,希望大家喜歡!

  6歲兒童智力測試:

  辨別整缺

  在紙上畫5個殘缺不全的物體,如鞋子、汽車、凳子等。令兒童指出少畫了哪些部分。 全對者通過。

  區別兩種物休

  令兒童說出一隻鳥與一條狗、一塊石頭與一隻雞蛋、一雙拖鞋與一雙皮鞋等的差別。 說對兩組通過。

  倒數20-1

  問:“你能倒著數嗎?1、2、3要倒著數成3、2、1,現在你從20開始倒著數,一直數到1,要20、19、18這樣數,你數吧!”

  數對或漏掉一個數算通。

  解說圖畫

  可出示一張有一定意義的圖畫,令兒童說出圖裡畫的是什麼。 說出圖畫中的物體名稱及動作,或說出圖畫中的意思均算通過。

  在迷津***迷宮***

  圖上找出正確的通道***注:書店裡的各種幼兒智力遊戲書上可以找到這類簡單的迷津圖。*** 可出示兩張簡單的不同迷津圖,兩張迷津圖各畫有一個兒童和一間屋子。第一張迷津圖上從兒童到屋子標有黑線,告訴兒童:“這個小孩要走回家去必須走這一條路***指黑線***,要是走別的路***指一迷路***,就會碰到牆上,過不去。”然後指著第二張迷津圖說:“現在這個兒童也要回家去應當怎樣走呢?你指給我看,要小心指,不要碰到牆。” 1分鐘內找到通過。

  指出謬誤 說一句有明顯謬誤的句子,令兒童指出謬誤處,並問理由。共三句,每句至少半分鐘。如“從昨天早晨下雨,到今天已經下了3天”,“她穿著白襯衣,藍裙子,白襪,白球鞋,渾身上下一片白”,“從自己屋裡到街上也要上樓梯”等。 只說出謬誤,不算對,要求改正過來才算對。答對二問,通過。

  6歲兒童的教育可以賞識教育以主。多表揚、多鼓勵。還可以弄個記分本之類的,做件什麼好事加2分;讀點書也加2分;……每積100分,獎勵一個玩具,或帶他出去玩一天,或在外面大餐一頓……

  6歲寶寶可以多購些益智拼圖之類的玩具。

  小朋友智商測試對智商測試的四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智商高就是“天才”。有些父母抱著鑑定孩子是“天才”還是“庸才”的目的來做智商測試,這顯然是荒謬的。智商測試只是兒童心理諮詢中一項科研或治療的評定手段,單純的智商指數並不能說明孩子是“天才”還是“庸才”。

  誤區二,智商等於智力。目前的智商測試通常是由語言、數字和影象等3部分內容組成,是國際通行的方法。但實際上,人的智力的全部內涵要遠遠超出這幾項,通常而言,智力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思維能力、認識能力、創造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表達能力。智力是人的大腦對物件的綜合性的、潛在的認識能力,同時,它也是可以在某些具體領域、具體問題、具體物件上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等。而目前的智商測試是不可能將其餘全部測出來的。

  誤區三,孩子都需要測試智商。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智力超常兒童和智力遲滯兒童都為數極少,90%以上的兒童都屬於智力正常範圍。因此,專家普遍認為,測智商只是對那些疑似超常、***或心理有問題的兒童才會適用,一般人不必測智商。

  誤區四,一測定終身。在心理學界有一個著名的試驗,一位心理學家一做智商測試的名義,選出若干名學生,事先不透露真實情況,隨意將學生分為兩組,然後任意指出一組是智力好的,另一組是不好的。半年以後發現,被稱為智力好的一組學生的智力果然好起來,而另一組果然成了不好的。這說明,人的智力是變化的,一次智商測試只能說明他此時此刻的智力狀態,而不能作為預測將來智力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