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休假國家是規定有多少天

  職工帶薪休假的長短在當代具有多重意義,它可以體現一國的社會福利水平的一種手段,所以國家是規定能休多少天的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帶薪休假國家規定多少天

  一、什麼是年休假

  年修假,指給職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正式實施,《條例》還指出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等相關規定。

  二、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

  休息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勞動者應當平等享有。為了平等保護各類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條例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廣覆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

  三、年休假的天數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一些地方、部門和網民希望將年休假天數由最多15天增加為20天或者25天。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反覆研究後認為,要求增加休假天數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年休假天數應當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企業等單位的承受能力相適應。因此,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時,條例還規定: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帶薪休假的實施有現實性意義

  帶薪休假制度的產生和實施至少應該具備兩方面的現實條件:一是工業社會發展創造的相當的物質經濟條件;二是公眾休假旅遊需求和市場的形成。

  ***一***工業社會發展創造的相當的物質經濟條件

  相當的物質經濟條件是帶薪休假制度產生的根本性條件,一方面,人們超越溫飽線,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勞動者在食品等基本花費方面的比例降低,人們的消費結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另一方面,工業社會迅速發展所創造的社會財富,可以為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提供充分的物質經濟條件。既能夠承擔帶薪休假所需要的財力上的支援又能夠為帶薪休假創造良好的度假旅遊條件,保證公民帶薪休假權利的真正實現。

  在1936年法國最早確立了帶薪休假制度,其他國家基本上是在二戰之後的福利制度改革中建立帶薪休假制度的。當時各國經濟迅速發展,福利保障制度也不斷完善,現代旅遊業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並發展起來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大眾旅遊在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已經普及。在這段時間內主要國家完成了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恩格爾係數一般是在30%-40%之間***見表一***。我國人均GDP在2003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是45.6%,城市居民家庭的是37.1%。聯合國糧農組織根據恩格爾係數提出一個劃分貧困與富裕的標準,即恩格爾係數地在59%以上者為絕對貧困,50-59%為勉強度日,40-50%為小康水平,30-4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根據這個標準,考慮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因素,我國城市居民的消費結構普遍已經升級到小康標準,鄉鎮則普遍正處於從溫飽到小康升級的過程中。另一方面,我國也已基本具備實施帶薪休假制度的物質經濟條件。第一,由我國實行“黃金週”假期的實踐來看,我國各方面能夠承受公眾的長假福利。第二,基於我國的旅遊業的發展模式是: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最先發展的入境旅遊業使各種基礎設施和旅遊業的各種供給能力都已經比較完善,使實施帶薪休假制度具有較好的旅遊供給基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將是我國旅遊消費快速增長的一個爆發點,也是我國應該建立帶薪休假制度福利的一個訊號。

  ***二***公眾度假旅遊需求意識及需求市場的基本形成

  帶薪休假制度和公眾的休假旅遊活動密切相關,帶薪休假制度是公眾完成高質量旅遊活動的一個必要前提,旅遊活動是帶薪休假的主要內容,如果公眾沒有度假旅遊的需求,帶薪休假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現實意義。我國的“黃金週”為帶薪休假制度的建立完成了培養旅遊需求意識和旅遊需求市場的前提。一方面,“黃金週”創造了較為充裕的時間條件,使那些本來受時間限制的潛在消費需求成為現實的消費實踐,主要表現為中國公眾的中遠端休閒度假旅遊。另一方面,“黃金週”推行所形成的全國性的集中旅遊行為,以及這種集體式旅遊所造成的氛圍,使中國公眾的旅遊意識迅速形成。一些中國城市居民已經形成定期休假旅遊的生活方式,“黃金週”使中國公眾的旅遊需求由潛在狀態上升為現實狀態。目前在我國已經出現了象發達國家最初實行帶薪休假制度時的現象,即部分公眾自發的要求政府能切實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要求賦予公民更多的更合理的休息權利安排。根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在京、滬、穗三地的統計,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接受帶薪休假制度。有44%的公民更希望以自由靈活的帶薪假方式出遊。在同樣的人群中,選擇目前長假方式的人只有30%。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