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紛繁複雜,事務性的工作往往讓人喘不過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一

  暑假裡,沒別的事的時候,開啟電腦,看看網上書籍,這次我主要看了看關於年輕班主任的書,上半年當班主任讓我感覺很吃力,對於班級管理沒有方法,這讓我很是無力。從而我認真拜讀了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張萬祥先生主編的《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收穫頗豐。全書共分七輯,“這樣管好一個班”、“與學生相處有藝術”、“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藉助家長的力量”、“換個思路做德育”、“做個夠專業的班主任”。生動、真實、充滿教育意義的德育案例其中所蘊含了先進的德育理念,豐富的管理經驗,有效的教育實踐。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讓我在一個個的德育案例中受益匪淺。

  當我讀了這本書使我更深刻理解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從學生入手,審度自己的處事原則。正如文中所述:“做好起點工作,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要時刻注意分析事態的變化,讓學生逐漸地走入管理中去,讓學生成為管理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發展設計藍圖。在書中這些建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以下幾點:

  一、班主任要做好起點工作。

  班主任建立在責任心基礎之上的是對學生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不要使得自己的管理方式形成定勢,使自己的工作受到侷限。同時也不要過早的為班級定位。

  二、不要在班內設定“探頭”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三、哪壺先開提哪壺

  我們的教育在自覺不自覺中製造差生,因此我們有必要調整認識學生的視野。學生之間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多關注教育過程和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不斷成長的,從肯定自我,激勵自我再到創造一個更加完善的自我。當每一個班主任都關注到全體學生,都善於哪壺先開提哪壺時,學生的主題地位必然得到凸現。

  四、不要遷怒到整個班

  班主任往往會因為幾個學生而遷怒到整個班,把個別問題全面化。遷怒的後果一方面對於個別學生來說,由於批評的面比較廣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讓集體受到了傷害,使全班同學產生消極的心理。要給學生以積極的期待。

  五、打扮好你的晨會課

  像陸其忠老師寫的《打扮好你的晨會課》,讓我真切感受到老師是用心用愛在做教育。他在書中這樣寫:”一次心靈之旅的告白,讓學生的心靈在晨會課上晒晒太陽;一次時事點評,讓學生時刻傾聽著窗外的不同聲音;一次隨意的聊天談話,讓閒暇的愉悅滋生青蔥的智慧;一次大膽的才藝展示,讓大家分享一席成功的盛宴……不要讓枯燥乏味的說教汙染你的晨會課,不要輕易讓指示、命令的威嚴聲音在孩子耳際縈繞,更不要讓訓斥、冰霜的言語去封凍孩子的心靈。

  在安靜的聆聽中,讓孩子們感悟時間的可貴、人生的短暫,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眾人划槳開大船”——班級是我們共同的家,經常交流、經常探討、經常反思,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集聚人心的班級才能煥發出無窮的潛能。“與先賢對話”——一句名言、一條警句、一則傳記,或許能洞開學生的心扉,盪滌學生的靈魂。

  六、體驗建構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給學生構建起一個能活躍其中的道德世界,讓學生在裡面自我體驗、自我鍛造,從而讓學生逐步成為一個富有崇高的“德行”和人性的現代人。

  書中“和學生相處有藝術”一節內容讓我感觸很大。“藝術”畢竟是個抽象的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回想自己的工作經歷,雖然邁入教師行業已將近十幾年了,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幾年的光景,嚐盡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這期間,我也一直在思索諸如一個班主任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怎樣才能具有人格魅力?一個班集體又是如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樂園”,如何才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等一系列的問題?班主任工作能夠“藝術化”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學到一些實用的工作方法。

  七、班主任要學會冷處理。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紛繁複雜,事務性的工作往往讓人喘不過氣。面對這樣的工作,除了需要班主任大量的辛勤付出,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睿智。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突然起來的事件,往往老師會先入為主。老師會以自己所瞭解到情況和對自己的判斷進行處理。這樣固然是及時處理了班級事務,然而效果如何有待商榷。有時候,班主任情緒不佳,處理起來還會有失分寸作出過激的舉動。所以這時候的冷處理,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自己剛做班主任的時候,學生有錯誤,進行嚴厲的批評,以為可以“嚴師出高徒”。但事後發現,這樣“大嗓門”看似威嚴,其實無力。這樣教育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只不過是發洩了自己當時的不良情緒而已。應該針對每個學生一個一個進行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做可以讓學生覺得受到了尊重,並且可以配合你改掉缺點,並單單“訓斥”效果來得好。

  教師不是教書匠,教育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告訴學生應該怎麼樣。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明白、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會因人施教,循序漸進,對學生既要“歸其行,更要收其心”。

  所以,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請千萬不要在自己生氣時處理問題。給自己幾分鐘,讓自己冷靜下來,為學生找點藉口,找找自己的問題,什麼事都會有妥善的處理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比懲罰更重要。”

  我知道班主任工作雖然辛苦,但充滿挑戰,讓我們任重道遠,求索而前吧。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那就是“多一點投入、多一點學習、多一點反思、多一點執著”!

  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二

  利用暑假時間,找到一本書來看,就是《會說話,你就贏了》。該書使用一些現實中的小故事來講述對於不同人不同環境說什麼樣的話才得體、到位。這本書裡面有一章內容我印象深刻,這裡面有句話:我們沒辦法約束別人,但是能管好自己的嘴。

  俗話說:面板上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癒合。而傷人的話一旦說出口,就會永遠留下疤痕。想想有時候說話,也是不經過大腦思考就說出來了,也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該內容是以影視界巨星周潤發在成名前做洗車工,受到語言侮辱後努力奮鬥為例,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人,諷刺挖苦的表達方式都要謹慎使用。想一想,如果你讓別人當眾丟臉,別人又怎麼會給你好看?恐怕輕則對你反脣相譏,重則大打出手,最後必然得不償失。那麼要從根本上杜絕“出口傷人”的情況發生,建議從兩點做起:

  第一、不要讓情緒控制你的頭腦

  人都是感性動物,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但這並不能成為傷人的理由。感情用事,呈一時口舌之快的人,經常會傷到別人而不自知,有時甚至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無論何時,都要保持理性和冷靜,做情緒的主人。

  第二、不要說貶低別人,傷人自尊的話。

  貶低別人,傷人自尊的話,無論何時,都不要從你的嘴裡說出來。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這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底線,這個底線一旦被打破,關係就會破裂,難以修復。

  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都不要說傷人自尊的話。對於教育自己的子女,也不要說諸如“你這都是胡說八道”,“和你說話,就等於對牛彈琴”,“你真是沒用!人家都能做到,就你不行!真是太不爭氣了”等等的話。以後自己也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三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卻是瑣碎而複雜的。大至教育教學工作,小至掃把、粉筆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這些小事或管理方法不到位,可能就會使班級紀律渙散,學生思想懶散,更不必說形成一個學風濃厚、緊密團結的優秀班集體。如果班主任事事都親力親為,對於現階段的老師來說,壓力又過大。如何既能減輕自己壓力又能帶出一個先進的班集體呢?從以下印象深刻:

  一、讓學生信任班主任:

  1.用我的能力做學生心目中的神。在學生們的心中豎起信任的旗幟,通過例項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正確與否。

  2.用我的愛心做學生的親人。通過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心,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你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因為對班主任的信任,所以當他們有缺點的時候,就能夠理解老師的批評。甚至老師偶爾的嚴厲,他們也能接受。在他們的心中,班主任既是他們心中的神----為他們帶來燦爛的讓光;又是他們的母親----為他們開啟一把把問題的鎖。我們同在一個家庭,我們應該也必須同呼吸,共患難。也因為他們的理解和乖巧,老師減少發火的次數;也因為老師的溫柔,他們更加懂事。我們師生處於一種良性迴圈狀態。

  二、讓學生信任自己

  1.讓差生、問題生信任自己

  學校是一塊特殊的文化園地,特別是中職學生,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差生自卑心理嚴重,由於底子差,他們不願學,上課無精打采,也不願和老師談心,見了老師躲得遠遠的。今年我班就有很多學不進去的學生,他們連上課回答問題都不敢。為此,我從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入手,增加他們閃光點的“曝光率”,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真誠的愛。從而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因為班主任的愛,班級差生沒有受到嘲笑;因為同學們的幫助,差生沒有自暴自棄。沒有了嘲笑,他們對自己有了信任。有了自信,他們的成績一步步提高了。現在,我們班上問題生不見了,差生的數量也是全年級最少的。沒有了差生、問題生的煩惱,你說班主任還能發火嗎?

  2.讓學生信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不斷培養學生自己的自理能力,從生活學習中的細節開始,就比如做值日。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就會實現教育家葉聖陶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四

  媽媽給我買了本書,題目是《愛的教育》。我用3天的時間讀完了整本書。

  這本書是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內容是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裡面有許多小夥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後,但安利柯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很開心,並從快樂中得到了教育。

  書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歡,比如仗義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堅強勤奮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卡羅非和有著非凡毅力與感人孝心的小鐵匠玻萊克西……寫的都是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教育我們要永遠有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我非常喜歡那篇《新老師》,尤其是新老師說的那段話:“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願意責備和懲罰你們當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們會讓我感到欣慰,我會因為有你們這些學生而驕傲!”我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像書中那樣有愛心的老師。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只要你願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收穫。

  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五

  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有不少,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誨人不倦的影子,找到了勤奮好學的影子,找到了循循善教的影子……這一個個溫馨的畫面,是多麼美好,這些都是老師賜予的,感謝可親可敬的老師!

  在暑假裡,我又讀到了你,老師——《感恩老師》,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得救,女兒永失》,主要講述了:事情發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一位老師正帶領著班上五十九名學生參加活動。禮堂突然晃動起來,他立刻意識到發生了地震,馬上招呼同學們躲在椅子下面。

  幾分鐘過去了,地震暫時過去了。就這樣五十九名學生奇蹟般得救了,但是那位老師為了救學生,雙手被堅硬的水泥劃得鮮血淋漓,讓人看得心疼。而這時,他還是趕緊往學校方向跑去,那是因為學校的兩座教學樓的廢墟下壓著一千名學生,老師很著急,其中他的寶貝女兒也壓在這片廢墟中。剛開始他的女兒只是腳受了傷,由於缺乏大型吊車機械,暫時無法救援。後來,由於缺及沒能及時得到救助,她的女兒最終離他而去。每次經過女兒被困的廢墟時,去搶救學生時,都會感覺一陣陣巨大的心痛襲來,這位老師為了學生,而放棄了女兒,真是盡職,真是偉大。

  當女兒的遺體被“掏”出來的時候,這這個外表粗狂的堅強漢子,在目睹女兒遺體的那一刻,突然情緒失控、放聲大哭、悲愴之情,令周圍人潸然淚下。

  他,就是北川縣第一中學初一***六***班的班主任——劉寧,一個救出自己的學生,卻永失女兒的教師!

  大難來臨之際,他用冷靜和機智挽救了五十九條鮮活的生命;災難發生後,在爭分奪秒的救援過程中,他一心救助他人,自己的女兒卻不幸遇難。劉寧,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們心間!

  讀著讀著,我想起了你——老師。那天中午,我們正在認真寫作業,校長突然從前門走進來,在講臺桌前談論事情。從你們的談話聲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校長對您說:“讓二班和我們一班一起上課。”但您堅決不肯,她說:“學生太多了,上課就不能個個都照顧得到,這樣不利於他們的學習。”我們聽了也搖搖頭,心裡都不同意。校長老師最終喲不過,看了看我們也只好無奈地走了。校長走後,語文老師對我們說:“其實,不願意合班,只是希望可以多關注你們每一個人,讓你們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聽了這句話,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動!這就是你,老師!。

  這就是你,老師!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你在我們心田播種後,它就發芽,開出愛心之花,結出智慧之果,而我們的人生也將由此進入與眾不同的新世界。感謝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