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玩具檢測前景

  出口玩具質量是要嚴格把關的,進出口的玩具需要進行檢測,未來是會如何變化呢?下文是,歡迎閱讀!

  進出口玩具檢測現狀以及趨勢

  1、進出口規模

  我國玩具產業是出口導向型產業,大部分玩具產品出口外銷,中投顧問釋出的《2017-2021年中國玩具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玩具產品出口額統計為100.87億美元,2011年為108.27億美元,2012年為114.50億美元,2013年為123.81億美元,2014年為14.92億美元。同期全球玩具市場零售額也在穩步增長,2010年全球玩具市場零售額達到764.38億美元,2011年達到824.74億美元,2012年為832.53億美元,2013年達到896.78億美元。

  中投顧問釋出的《2017-2021年中國玩具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10月中國玩具製造出口交貨值8,997,463.00千元,同比增長1.59%;2015年1-10月中國玩具製造出口交貨值75,539,697.00千元,同比增長1.92%。

  2、進口及貿易法規

  中國對享有最惠國待遇的國家和地區的玩具類產品徵收零關稅。

  《進出口玩具檢驗管理規定》規定:進口布絨玩具、機械玩具、電動玩具、塑膠玩具、充氣玩具、木製玩具、童車以及列入《種類表》內的其他進口玩具必須逐批實施檢驗,未經檢驗合格的,不準銷售、使用。

  從2004年10月1日起,中國新的《兒童玩具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更加關注於玩具潛在的危險性,儘可能降低對兒童的傷害。新舊標準最大的不同是對有害重金屬元素限量,增加了對”硒”元素的檢驗,而且大部分指標比舊指標嚴格。

  進出口玩具檢測發展建議

  加強管理,提升企業能力。通過出口許可制度考核及持續監督,一批出口玩具企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下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質量管理制度,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同時,由於出口許可制度的存在,其產品利潤相對於未獲許可證只能做內銷的企業產品利潤也相對提高。取消出口許可後,競爭更趨自由,前述企業通過管理成本建立的質量優勢在後述企業的價格優勢衝擊下將受到影響。對此,檢驗人員應當引匯出口企業繼續提升質量管理能力,通過分類管理、誠信管理等一系列手段,對管理能力強、產品質量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對管理能力弱,產品質量不穩定的企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採取幫扶、指導警示甚至黑名單等方式,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穩定產品質量。

  建設隊伍,提升素質。在當前檢驗監管模式下,基層檢驗機構人員多以“一專多能”的標準建設檢驗隊伍,專門從事玩具檢驗的專業人員少之甚少。而出口玩具標準之多,變化之頻繁,各國政府對於玩具安全的關注之高,在目前進出口法檢商品中獨樹一幟。因此,應當強化對一線檢驗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的培訓,從玩具產品的標準入手,結合質量體系管理、安全風險評估等培訓,提升檢驗人員的巨集觀監管能力、風險分析能力、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能力和檢驗監管執法能力,打造一支專業技能硬、監管能力強的人員隊伍。

  順應潮流,細化改革。在當前檢驗監管模式下,檢驗人力資源不足同不斷增長的檢驗業務量是較為突出的矛盾,在無法做到進出口商品逐批逐件檢驗放行的情況下,即使發生進出口不合格產品流入或流出,檢驗檢疫機構也承擔極大的監管責任,而由於缺乏質量保險制度,出口生產企業或國內收貨人也將承擔不菲的損失。目前,進出口商品法檢制度改革已進入調整期,先前出口紡織品,機電產品等已全部取消出口法定檢驗。作為出口法檢目錄內為數不多的工業製成品,玩具的檢驗監管模式應當順應當前改革大潮,主動改革,尋求在把關與服務中的平衡點。

  出口兒童玩具需要做哪些檢測測試專案

  中國作為玩具生產、出口的大國,所生產的玩具產品一直暢銷全球,玩具的設計安全和產品質量,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玩具市場競爭中,顯得格外重要。

  在過來幾年中,兒童產品在中國、歐盟和美國要求召回的產品中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都發布了自己的玩具法規和標準。目前,玩具測試標準主要包括中國玩具安全技術標準GB6675、歐盟玩具安全標準EN71、美國玩具安全標準ASTM F963、美國聯邦消費品安全法則CPSC、美國消費品安全改良法案CPSIA、澳大利亞安全標準協會AS/NZA ISO 8124、國際安全標準ISO8124及其他國度標準。

  選擇 UONE作為協作同伴意味著您可以確保玩具和幼兒產品合規,使您可以安心地將產品推向市場。我們的效勞掩蓋了各種玩具,我們的實驗室憑藉專業的技術團隊,針對不同的產品型別及國家,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玩具檢測、認證及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