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黑板報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極其珍貴、極為豐厚的歷史遺產,讓我們來做黑板報來宣傳傳統文化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的圖片和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資料推薦一、篤實寬厚

  中國傳統道德崇尚質樸、樸素的精神。中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以“實”為標準,反對虛偽虛妄。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以“實”為價值標準的規範和美德。如老實、誠實、求實、踏實、實在等等,形成崇尚實幹,反對空談的務實精神和實踐精神。在待人接物上,中華民族一向以寬厚為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人際交往中,中國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寬厚的道德人格來打動別人,達到任我溝通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巨集大量,忠厚長者等道德評價,都是中華民族寬厚品德的體現。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圖片展示: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圖(一)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圖(二)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圖(三)

  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資料推薦二、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口縣東***當知縣,一個月領五斗米的官俸,臘月將盡的一天下午,陶潛辦完公事,換上便衣,回到內衙翻看過去的詩作。突然,一名小吏從外面闖進來稟報: "九江李太守派督郵張大人來縣巡察,請老爺趕快更衣迎接。"

  "哪個張大人?為什麼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剛來彭澤縣不到三個月的陶縣令不解地問道。小吏解釋說:"那督郵張大人是我縣富豪,一向講究排場,眼下又是李太守的親信,在禮儀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對老爺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潛本來已十分痛恨官場黑暗,想離開這個骯髒之地。現在聽說這個督郵就是本縣的富豪,靠精於吹牛拍馬得到太守寵愛,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還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這些,陶潛不禁長嘆一聲,憤然說道: "我不能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低能無知的小兒彎腰行禮!"說罷,便取出知縣的印信交給小吏,說; "你把它交給督郵轉呈太守,就說我陶潛告病還鄉,不當這個知縣了。"然後收拾行裝,昂然歸隱而去。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格言,

  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看過學傳統 行孝道 知感恩黑板報也看了以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