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安全黑板報內容

  同學們,讓我們開啟心靈的窗戶,讓理智、和諧的陽光滋潤我們的心靈,擁抱健康心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安全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用。

  心理健康安全黑板報欣賞

>

  心理健康安全黑板報相關資料1

  1*** 溺死在酒杯中的人多於溺死在大海中。──福萊

  2*** 生命在於運動。──盧梭

  3*** 大夫不能治病,只能幫助有理性的人避免得到病而已。人們倘若正規地生活,正當地飲食,就不會有病。──蕭伯納

  4*** 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痛苦的事情。──列夫.托爾斯泰

  5*** 你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兩小時散步。這樣埋頭用心做功課,會損害健康的。──列寧

  6*** 生活多美好啊,體育鍛煉樂趣無窮!──普希金

  7*** 只有活動才可以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歌德

  8*** 器官得不到鍛鍊,同器官過度緊張一樣,都是極其有害的。──康德

  9*** 散步能促進我的思想,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腦力才會開動起來。──盧梭

  10*** 水若停滯即失其純潔,心不活動精氣立清。──達?芬奇

  11*** 節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醫生。──盧梭 D

  12*** 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沒有煞車的汽車,極為危險。而不知工作的人,則和沒有引擎的汽車一樣,沒有絲毫用處。──福特

  13***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論語》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荀子

  14*** 已飢方食,未飽先止。──蘇軾

  15*** 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不自戕賊夭閼,而盡其天年,比自古聖智之所同也。──歐陽修

  16*** 少睡眠則神自澄。──王陽明

  17*** 健全自已的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周恩來

  18*** 精神暢快,心氣和平。飲食有節,寒暖當心。起居以時,勞逸均勻。──梅蘭芳

  19*** 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清潔空氣;二、澄清飲水;三、流通溝渠;四、掃灑屋宇;

  20*** 凡是有志為社會出力,為國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徐特立

  心理健康安全黑板報相關資料2

  命運等於強迫性重複

  現在的孩子有多少是受不了的,只有受不了的孩子,不單是要完成家長內部的投射,還要完成老師的投射,所以,這個時候就開始什麼呢,這種現象叫強迫性重複,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畫畫,可是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出現的是另外一種無奈,就是不得不為了媽媽去畫畫。酒鬼的女兒常常嫁給一個酒鬼,因為在她內心裡有個酒鬼的內部呈像。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不斷地重複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複幸福。如果你學會了信任,你就重複信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複製痛苦。如果你學會了敵意,你就重複敵意。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強迫性重複,就是所謂的命運。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對他的孩子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或者快樂的事件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同樣的情感。這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強迫性重複。  在人際關係中,強迫性重複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小時候形成的關係模式的不斷複製。譬如,小時候的關係模式是信任,那麼一個人就會不斷複製信任,他不僅能贏得一般人的信任,還能贏得那些很難相處的人的信任。按照曾奇峰的觀點,是他教會了那些難相處的人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時候的關係模式是敵意,那麼一個人就會不斷複製敵意,他不僅對那些與他有衝突的人充滿敵意,他對那些本來對他很好的人也充滿敵意,最後這些人也真的從對他友善轉向了敵意。這一樣可以說,是他教會了那些本來對他友善的人轉而提防他。 當然,這一切都是相對的,因為他在教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教他。不過,這種“教”,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更正起來尤其困難,這讓我們忍不住悲嘆命運。

  童年的時候,我們都是強烈自戀的,我們會想,如果父親不愛我們,我可以做一些事情改變他,讓他來愛自己。但是,這個願望註定會失敗,因為那些有暴力傾向的父親,很少會因為女兒做了什麼或者不做什麼而改變自己,他會一如既往地重複他的暴力。這個時候,這個小女孩的“改變”願望就會被壓抑下去,等她長大後,重新遇到了一個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人,這個“改變”願望就會迅速被激發出來,她會“愛”上這個可以親近的男人。但內心深處,她其實是想通過改變這個習慣了暴力的男人,並以此證明,她童年時的那種自戀,是正確的。這種願望,即便到了成年,也仍然註定會受挫,因為那些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男人,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渴望改變,那麼他們不會為任何女人而改變自己,那些選擇他們的女人,註定會受傷,不僅在身體上,也在精神上。改造願望讓她們選擇暴力男人。重慶一家媒體報道說,一個20歲的女孩嫁給了一個28歲的服刑犯,這個男人犯的是敲詐勒索罪,並且結過一次婚。在結婚前,她每週給男友寫三封信督促他接受改造,並在書信來往中愛上了他,最後追著要嫁給他。這個女孩,只怕心中也藏著“改造不良男人”的願望。這個願望,讓她對不需要改造的、普通的、善良的好男人沒有興趣,只有這種問題男人才會滿足她的這種強迫性重複的需要。

  男人和女人建立親密關係,習慣了幸福的人,會在這個關係中製造愛,而習慣了不幸的人,會在這個關係中製造恨。在電視臺工作的阿鍾,才華橫溢,又儀表堂堂,女友換了一個又一個,但他明確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好吃懶做,無情無義,只想靠男人養。 他找的這些女友,多數的確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麼多好女孩,他為什麼就不選呢?其實,他就是為了驗證他的斷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樣的女友的。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進行強迫性重複。他幼年喪父,媽媽後來不斷換情人而對他不聞不問,他心裡埋下了對媽媽強烈的恨。當媽媽在他18歲時遭遇車禍死亡後,他就開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但他之所以找那樣的女孩,只不過是為了繼續表達他對媽媽的恨。 媽媽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證實他對媽媽的攻擊的確是成立的。他遇到過好女孩,也深深地愛過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發現女孩的任何缺點,都會給予毫不留情的攻擊。最後,這個女孩離開了他,這讓他很絕望,讓他悲嘆:“原來這麼好的女孩也一樣靠不住!”但這種“靠不住”的結局,正是他自己製造的。他沒有學會掌握幸福,他只學會了重複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