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

  考試是我們學生生涯中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否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對知識的鞏固和查收。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其中1-8題為單項選擇題,9-12為多項選擇題***。

  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公式 中, 是點電荷Q2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的場強大小

  B.由公式 可知,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試探電荷在該點所受到的電 場力成正比

  C.公式 只適用於真空中點電荷產生的電場

  D.電場線是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

  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光滑的平臺上,系在物體上的繩子跨過光滑的定滑輪,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v0水平向右勻速拉動,設人從地面上平臺的邊緣開始向右行至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處,在此過程中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 ***

  A. B. C. D.

  3.如圖,質量為m的物塊始終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若斜面向左勻速移動距離x,斜面對物塊不做功

  B.若斜面向上勻速移動距離x,斜面對物塊做功mgx

  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勻加速移動距離x,斜面對物塊做功max

  D.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勻加速移動距離x,斜面對物塊做功m***g+a***x

  4.一探究小組的同學到建築工地上探究起重機功率的變化規律。其中某同學繪製的重物被起重機的鋼索吊著由地面到空中某個高度的過程中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鋼索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圖中的*** ***

  A. B. C. D.

  5. 小球由地面豎直上拋,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設所受阻力大小恆定,設地面為零勢能面。在上升至離地高度h處,小球的動能是勢能的2倍,在下落至離地高度h處,小球的勢能是動能的2倍,則h等於*** ***

  A. B. C. D.

  6.如圖***甲***所示,輕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後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再下落,如此反覆。通過安裝在彈簧下 端的壓力感測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A.t1時刻小球動能最大

  B.t2時刻小球動能最大

  C.t2~t3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後減少

  D.t2~t3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等於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

  7.如圖,可視為質點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長的細軟輕線連線,跨過固定在地面上半徑為R的光滑圓柱,A的質量為B的兩倍。當B位於地面時,A恰與圓柱軸心等高。將A由靜止 釋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B.

  C. D.2R

  8.如右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以某一初速度由A點衝上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為g,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最高點為B, A、B兩點的高度差為h,則物體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 ***

  A.動能損失mgh B.動能損失2mgh

  C.機械能損失2mgh D.機械能損失 mgh

  9. 質量為2kg的質點靜止於光滑水平面上,從 t=0時起,第1s內受到4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s內受到同方向2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2s末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W B. 第2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最大

  C.第2s內外力所做的功是 J D.第1s內與第2s內質點動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10.如圖,足夠大的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三個點電荷M、O、N,電荷O恰能保持靜止,電荷M、N均圍繞電荷O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電荷M、N與電荷O的距離分別為L1、L2。***不計萬有引力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M與N帶有異種電荷 B.M與N所帶電荷量之比為

  C.M與N的質量之比為 D.M與N的比荷之比為

  11.如圖甲,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輕質彈簧,其下端固定,靜止時上端位置在B點,在A點放一質量m=2kg的小物塊,小物塊自由釋放,在開始運動的一段時間內v-t圖如圖乙所示,小物塊在0.4s時運動到B點,在0.9s時到達C點,BC的距離為1.2m***g取10m/s2***。由圖知*** ***

  A.斜面傾角

  B.C點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為16J

  C.物塊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恆

  D.物塊從C回到A的過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後減小,再保持不變

  12. 質量為2kg的物體放在地面上,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在此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E和位移x之間的關係如圖所示,設地面為零勢能面,***g取10m/s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前2m物體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5m/s2

  B.拉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C.前2m和後2m運動時間相等

  D.x=2m時,物體的動能最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實驗題***共14分***

  13. ***6分***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係”的實驗中,某實驗研究小組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木塊從A點靜止釋放後,在一根彈簧作用下彈出,沿足夠長的木板運動到B1點停下,O點為彈簧原長時所處的位置,測得OB1的距離為L1,並記錄此過程中彈簧對木塊做的功為W1。用完全相同的彈簧2根、3根…並列在一起都使木塊由A點靜止釋放,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並記錄相應的資料,作出彈簧對木塊做功W與木塊停下的位置距O點的距離L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3分***W-L圖象為什麼不通過原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彈簧被壓縮的長度LOA= ________ cm。

  14. ***8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氣墊導軌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當氣墊導軌正常工作時導軌兩側噴出的氣體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方,滑塊運動時與導軌間的阻力可忽略不計。在氣墊導軌上相隔一定距離L的兩處安裝兩個光電感測器A、B,滑塊P上固定一遮光條,若光線被遮光條遮擋,光電感測器會 輸出高電壓,兩光電感測器採集資料後與計算機相連。滑塊在細線的牽引下向左加速運動,遮光條經過光電感測器A、B時,通過計算機可以得到如圖乙所示的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

  ***1******1分***實驗前,接通電源,將滑塊***不掛鉤碼***置於氣墊導軌上,輕推滑塊,當圖乙中的△t1 _____△t2***選填“>”“=”或“<”***時,說明氣墊導軌已經水平。

  ***2******3分***滑塊P用細線跨過氣墊導軌左端的定滑輪與質量為m的鉤碼Q相連,將滑塊P由圖甲所示位置釋放,通過計算機得到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若△t1、△t2、遮光條寬度d、滑塊質量M、鉤碼質量m、A、B間距L已知,若上述物理量間滿足關係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表明在上述過程中,滑塊和鉤碼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3******4分***若遮光條寬度d=8.400mm,A、B間的距離L=160.00cm,△t1=8.40×10-3s,△t2=4.20×10-3s,滑塊質量M=180g,鉤碼Q質量m=20g,則滑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系統勢能的減少量△Ep= ___________J,系統動能的增量△Ek= ___________J。***g=9.80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共38分,答題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6分***用豎直向上大小為30N的力F,將2kg的物體由沙坑表面靜止抬升1m時撤去力F,經過一段時間後,物體落入沙坑,測得落入沙坑的深度為20cm。若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則物體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為多少?

  16.***8分*** 如圖所示,繃緊的傳送帶始終保持大小為v=8m/s的速度水平勻速運動.一質量m=1kg的小物塊無初速度地輕放 到皮帶A處,物塊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A、B間距L=10m。***g=10m/s2***求:

  ***1***A到B的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對物塊所做的功;

  ***2***A到B的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

  17.***12分***山谷中有三塊石頭和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青藤,其示意圖如下。圖中A、B、C、D均為石頭的邊緣點,O為青藤的固定點,h1=1.8m,h2=4.0m,x1=4.8m,x2=8.0m。開始時,質量分別為M=10kg和m=2kg的大、小兩隻滇金絲猴分別位於左邊和中間的石頭上,當大猴發現小猴將受到傷害時,迅速從左邊石頭A點起水平跳到中間石頭,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點,抓住青藤下端盪到右邊石頭上的D點,此時速度恰好為零。運動過程中猴子均看成質點,不計空氣阻力, ***g=10m/s2***求:

  ***1***大猴從A點水平跳離時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蕩起時的速度大小;

  ***3***猴子蕩起時,青藤對猴子的拉力大小。

  18. ***12分*** 如圖甲所示,豎直平面內的光滑軌道由傾斜直軌道AB和圓軌道BCD組成,AB和BCD相切於B點,CD連線是圓軌道豎直方向的直徑***C,D為圓軌道的最低點和最高點***,且∠BOC=θ=37°,圓軌道直徑d為0.4m。可視為質點,質量m=0.1kg的小滑塊從軌道AB上高H處的某點由靜 止滑下,***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剛好能通過圓軌道最高點D的高度H;

  ***2***若用壓力感測器測出滑塊經過圓軌道最高點D時對軌道的壓力為F,求出壓力F與高度H的關係式,並在圖乙中繪製出二者的關係圖象。

  ***3***通過計算判斷是否存在某個H值,使得滑塊經過最高點D後能直接落到直軌道AB上與圓心等高的點。

  答案

  一. 選擇題***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D B D C A B AD BD AC ACD

  二.實驗題***12分***

  13.***1***由於木塊通過AO段時,摩擦力對木塊做了功或W不為總功 ***3分******2*** 3 cm***3分***。

  14.***1***= ***1分***,

  ***2*** ***3分******4***0.314 J***2分***,0.300 J***2分***

  三.計算題***38分***

  15. ***6分***解:以物體從開始運動到落到落入沙中停止為研究過程,向上的力F、重力和沙的阻力做功,

  根據動能定理w總=△EK

  可得:W+WG+Wf=0-0

  即:F•H+mgh+Wf=0

  代入資料解得:Wf=-F•H-mgh=-34J

  所以,物體克服沙坑的阻力做功34J.

  答:物體克服沙坑的阻力做功34J

  16.***9分***解:***1***滑塊的加速度為a= =4m/s2

  達到傳送帶的速度所需時間為t= = =2s

  在2s內兩者的位移之差為△x=vt− =8×2− ×4× m=8m

  故達到共同速度之後滑塊還在傳送帶上

  根據動能定理,摩擦力做功為W= = ×1× J=32J

  ***2***轉化為內能為Q=μmg•△x=0.4×1×10×8J=32J

  答:***1***物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摩擦力對物塊做功為32J

  ***2***物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物塊與傳送帶間的摩擦做功轉化為內能為32J

  17. ***10分******1*** ***2*** ***3*** F=216N.

  解:***1***大猴子從A點水平跳起最小速度為 ,根據平拋運動知識:

  ① ② 聯立①②,得: ③

  ***2***大猴子抓住青藤速度為 ,由C到D,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

  ④ 得: ⑤

  ***3***青藤對大猴子的拉力為F,青藤長度為L,

  根據幾何關係: ⑥ 得:L=10m 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⑧

  綜合⑤⑦⑧式並代入資料得:F=216N. ○9

  18 ***12分******1*** ***2*** ***3***存在,

  解:***1***滑塊從A運動到D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恆得:

  且在D點滿足: 得: ,

  ***2***在D點滿足 ,滑塊從A運動到D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恆得: 得: 圖象如圖所示:

  ***3***假設滑塊經過最高點D後能直接落到直軌道AB上與圓心等高的E點***如圖所示***

  從D到E過程滑塊做平拋運動,則有:

  得到:

  而滑塊過D點的臨界速度為:

  由於: 所以存在一個H值,使得滑塊經過最高點D後能直接落到直軌道AB上與圓心等高的點

  滑塊從A運動到D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恆得: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