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同志的經典歷史故事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向雷鋒同志學習,那麼雷鋒同志有哪些經典的歷史故事值得我們去學習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了。

  一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揹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瀋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幹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揹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抖,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瀋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雷鋒從安東回來,又在瀋陽轉車。他背起揹包,過地下道時,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邁著,雷鋒走上前去問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呀!"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你到撫順。"老人感動地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麵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裡,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你吃吧!""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飢。","孩子"這個親熱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老人說,她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說著,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

  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人,東打聽,西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因為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二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裡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裡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揹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裡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溼,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三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木杆子砸在右太陽穴上,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瀋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髮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