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妙用與功效

  艾草是中醫常用到的中草藥,它抗菌、祛痰、理氣血的功效,也有很多妙用,下面我們來看看艾草的功效與4大妙用。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艾草的功效與4大妙用。

  艾草的妙用

  灸

  艾灸,中醫認為,它有溫陽補氣、舒經通絡、化淤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夏季是四季中陽氣最旺的時節,這時溫補陽氣,有天地助力,最為有效。艾灸療法是點燃艾草製成的艾條,在身體需要施治的穴位上薰炙,使艾葉的藥氣和火力溫度透達肌骨經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但在做艾灸時要注意以下禁忌: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也不可喝冷水或冰水,而應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以幫助身體排出毒素;飯後一小時內不宜艾灸;經期、高熱病人、大飢大飽、過度疲勞、身體紅腫的人都不適宜用艾灸。

  洗

  艾葉有消毒、闢穢、殺蟲等保健作用,所以用艾葉洗澡對身體有一定好處。艾葉水的製作沒有特殊要求,如果洗澡用,先把艾葉沖洗一遍,洗掉浮塵,然後放在鍋裡煮,開鍋後5到10分鐘,將艾葉撈起,把水倒入浴盆即可。艾葉中含有的揮發油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及抗過敏作用。所以用艾葉煎液薰洗雙腳有止咳作用。一般來說,艾葉外用無不良反應,中毒的可能性較小,但也不應太濃,一般艾葉取20至30克為宜,但不宜久用,咳止即停。

  抹

  蚊蟲肆虐的季節,靠殺蟲劑和電蚊香驅蚊難免有健康隱患,可用艾葉,將適量艾葉浸泡于山茶油中,置於玻璃瓶裡一個月,待艾葉的成分都析出到油中後,就會散發濃郁的艾香,再將這浸泡油過濾後加入薰衣草、薄荷、檸檬草等精油,裝入滾珠瓶,就是隨身攜帶的最環保的防蚊利器了。

  吃

  中國古人就有食艾葉的習慣,中醫認為,艾葉是味很有療效的中藥,可謂功能多多。艾葉性溫,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有虛寒性月經不調、經血過多、腹部疼痛等困擾的女性可以適當食用艾葉。艾葉含有桉油精、側柏酮等成分,有止咳、平喘、抗菌抗過敏等作用。艾葉天然帶有清新之氣,適合與各種食材混搭。比如用艾葉炒豆腐、包餃子或裹上面粉蒸,都可是最大限度突出艾葉淡淡清香味的食譜。艾葉與肉類放在一起燉湯,補氣攝血,健脾寧心。艾葉隱做成的食物大部分人群都適合食用,但陰虛血熱者應慎服。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苦辛,溫。入脾、肝、腎經。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作用,天天用熱水泡指令碼來就有促進血液迴圈趕走體內溼寒的功效,況且艾葉能通十二經絡,調理陰陽。經絡通暢的人,氣血就會跟著暢通,而氣血健康的人,體內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

  艾葉的儲存:陰乾後,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

  艾葉的食用方法: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薰灸,搗敷、煎水薰洗或炒熱溫熨。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