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游泳有何意義

  嬰兒游泳是一項非常有利於嬰兒健康的運動,越來越多注重健康的家長給嬰兒進行這一項運動,還有不少人是在家裡進行的。嬰兒游泳的意義,有很多爭執的疑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嬰兒游泳的意義

  嬰兒游泳易致窒息,有益身心根本無證據

  日前,一位市民4個月大的寶寶在母嬰會所游泳多次後產生不適感,到醫院做例行檢查時醫生建議其終止游泳,因為嬰幼兒游泳時頸圈對其頸部產生壓力,容易引起窒息等意外傷害。

  目前,都市裡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母嬰會所,諸如“寶寶游泳好處多多”的宣傳也見諸於其攬客的網頁或者宣傳單頁;而越來越多的父母也熱衷於讓寶寶到醫院或者母嬰會所游泳。

  那麼,嬰幼兒到底適不適合游泳呢?哪些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服務呢?記者就上述問題在昨天採訪了滬上部分兒童保健專家。據悉,關於嬰幼兒是否適合游泳,目前在醫學界尚無定論,也沒有來自管理部門的政策或者指導性意見,部分專家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建議:嬰幼兒即使要游泳,也要儘量選擇正規醫院,避免意外傷害。

  不要誇大游泳的益處

  對於3歲以下的小年齡兒童來說,游泳只是眾多運動中的一項,不值得特別強調。另外,對於嬰幼兒游泳,要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現意外傷害***如窒息、耳朵進水導致中耳炎等***。應該客觀評價游泳的益處,因為就目前的研究情況而言,並沒有證據表明游泳相對於其他運動方式更有利於促進嬰幼兒的智力發展和認知功能。

  游泳對於嬰幼兒的發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裡所說的嬰幼兒的游泳,只是簡單的水中運動,諸如肢體的伸展。

  嬰幼兒適度地在水中運動,有利於培養其觸覺、溫度感,還可以藉助抬頭動作訓練頸部的力量。當然,運動應該適度,每週2-3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次數過頻,就有可能影響其自身的正常發育。而且,為了保證嬰幼兒的安全,家長儘量到有專業資質的正規醫院,而不要選擇在家中或者不正規的某些會所游泳,如果游泳時發生意外了,有些會所由於缺乏專業的救治裝置和人員,無法提供正確的急救措施。

  據瞭解,兩年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就收治過一例由於在家中游泳導致昏迷的兩月大女嬰。

  專家認為,嬰兒游泳對水溫、環境和器械等都有嚴格要求,諸如室溫偏高、室內水汽、游泳頸圈過緊以及環境陌生等情況,都可能造成嬰兒情緒緊張,影響其正常呼吸,甚至導致窒息。

  嬰兒游泳是一項非常有利於嬰兒健康的運動,越來越多注重健康的家長給嬰兒進行這一項運動,還有不少人是在家裡進行的。

  當嬰兒處在水中時,能夠自由活動四肢,水中壓力按摩嬰兒全身的肌肉、骨骼、面板,有效地促進嬰兒的血液迴圈。長期進行這項運動對嬰兒的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等有積極作用,幫助嬰兒健康成長。

  嬰兒游泳注意事項

  1、水溫要適宜,應保持在26℃至30℃。注水的高度應取決於嬰兒的身高,只要嬰兒在漂浮時腳部與池底有一定的距離即可。

  2、進行嬰兒游泳的頸圈一定要做相關安全的檢查,如是否漏氣、保險按扣是否正常等。另外,還要注意頸圈的大小是否適合嬰兒頸部。

  3、將寶寶放入水中時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寶寶產生緊張情緒。當把寶寶放入水中後,家長要時刻關注寶寶膚色和麵色的情況。

  4、游泳之前要先給寶寶餵奶,以保證寶寶的能量供應。要控制寶寶的游泳時間,每次15分鐘且每週進行一次即可。

  5、寶寶游泳結束後,應馬上用手先將寶寶身上的水擦乾,避免寶寶著涼。如果之後寶寶的身體出現什麼異常情況,應該馬上向相關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6、患有某些疾病的寶寶不適合下水游泳,如中耳炎、面板破損、傳染疾病和心臟病等。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家長都要在寶寶游泳前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