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有丟失屬於本正常嗎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硬碟有丟失 正常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硬碟有丟失 正常嗎:

  盤有很多瑕疵和丟失,說明硬碟質量不好,或者是使用過了的。正常情況下硬碟是不會存在很多瑕疵和丟失點的。

  硬碟有丟失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建議一次檢查以下排除問題,基本就可以解決問題

  出現S.M.A.R.T故障提示。這是硬碟廠家本身內建在硬盤裡的自動檢測功能在起作用,出現這種提示說明您的硬碟有潛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會出現不定期地不能正常執行的情況。

  .在Windows初始化時宕機。這種情況較複雜,首先應該排除其他部件出問題的可能性,比如記憶體質量不好、風扇停轉導致系統過熱,或者是病毒破壞等,最後如果確定是硬碟故障的話,再另行處理。

  .能進入Windows系統,但是執行程式出錯,同時執行磁碟掃描也不能通過,經常在掃描時候緩慢停滯甚至宕機。這種現象可能是硬碟的問題,也可能是Windows天長日久的軟故障,如果排除了軟體方面設定問題的可能性後,就可以肯定是硬碟有物理故障了

  .能進入Windows,執行磁碟掃描程式直接發現錯誤甚至是壞道,這不用我多說了,Windows的檢查程式會詳細地報告情況。

  在BIOS裡突然根本無法識別硬碟,或是即使能識別,也無法用作業系統找到硬碟,這是最嚴重的故障。  不幸中的大幸 ——分割槽表遭到破壞  首先我們應該確認硬碟的電源介面和資料線沒有脫落,然後進入BIOS,使用“HDD Auto Detect”來檢測硬碟。

  相關閱讀推薦:

  固態硬碟的儲存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片***作為儲存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儲存介質。基於快閃記憶體類: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片作為儲存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儲存卡、U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資料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使用者使用。

  一般它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為例,在SSD的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資料量為64G X 3000 = 192000G,假如你是個變態視訊王每天喜歡下載視訊看完就刪每天下載100G的話,可用天數為192000 / 100 = 1920,也就是 1920 / 366 = 5.25 年。如果你只是普通使用者每天寫入的資料遠低於10G,就拿10G來算,可以不間斷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話,可以不間斷用104年!這什麼概念?它像普通硬碟HDD一樣,理論上可以無限讀寫,雲儲固態硬碟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儲存介質,應用範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工具進行卷設定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線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效能的儲存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資料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裝置。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是固態硬碟的主要類別,其內部構造十分簡單,固態硬碟內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晶片,快取晶片***部分低端硬碟無快取晶片***和用於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晶片。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固態硬碟有LSISandForce、Indilinx、JMicron、Marvell、Phison、Goldendisk、Samsung以及Intel等多種主控晶片。主控晶片是固態硬碟的大腦,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資料在各個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資料中轉,連線快閃記憶體晶片和外部SATA介面。不同的主控之間能力相差非常大,在資料處理能力、演算法,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讀取寫入控制上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會導致固態硬碟產品在效能上差距高達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