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運動都有哪些好處

  攀巖運動其實也是挑戰極限的一種運動,而人們往往在極限的時候會培養自己的品質,比如自信、進取等等,攀巖運動就是如此的。那麼攀巖運動究竟有哪些好處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攀巖運動的好處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攀巖運動的好處

  1、自信心: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至少3、4倍的巖場,仍毅然中的困難,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與自信更好。

  2、進取心:當自己靠著攀登繩承受體重、“掛”在高高的巖壁或巖塔上時,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已經不只是勇氣可形容,還有意志力、榮譽感,及自我超越的決心。

  3、增強體力:攀巖運動要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並且足以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這件事,女孩可是一點兒也不輸男孩的。

  4、平衡感:被稱為在巖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勢是“三點不動一點動”,靠的就是平衡感。

  5、集中力:腳下全神灌注地踏著巖塊,留意身體在巖塊上位移的每個細節,可以培養一個人對事物的專注程度。

  6、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協調感:這是攀巖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巖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攀巖的標準動作

  三點固定法是攀巖的基本方法,要領是:對身體各部位的姿勢和動作有一定的要求。

  身體姿勢:攀登岩石峭壁時身體要自然放鬆,以3個支點穩定身體重心,而重心要隨攀登動作的轉換移動,這是攀巖能否穩定、平衡、省力的關鍵。

  手臂的動作:在人工巖壁攀登時,要求第一指關節用力摳緊支點的同時,手腕要緊張,手掌要貼在巖壁上,小臂也要隨手掌緊貼巖壁而下垂,在引體時,手指***握點***有下壓抬臂動作。但攀登自然巖壁時其動作就變化很大,要根據支點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扒、捏、拉、推壓、撐等。

  腳的動作:腳的動作要領是,兩腿外旋,大腳趾內側貼近巖面,兩腿微屈,以腳踩支點維持身體重心,在自然巖壁支點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況下,要靈活運用。但要切記,膝部不要接觸岩石面,另外,在用腳踩支點時,切忌用力過猛,並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手腳配合:學習攀巖,首先要練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手臂力量為主,再配合以腳腕、腳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體重心隨著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協調地移動,手腳動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攀巖的技巧

  緊握和開握:當手指抓住支點某一凸凹邊緣時,一般會緊抓不放。但很多時候某些支點完全可以用手掌去握住它,而不需要僅僅依靠手指的力量,而且整個手掌的抓握還可以增加抓握的穩定性。如果支點的邊緣或某些點的小洞可以支撐住手指的第二關節,手可以平坦地靠在巖面上,這樣,可使手張開,手指併攏,讓手指與支點充分接觸,整個手掌不用緊握支點。在這個動作中,大拇指的作用一般較小,但是如果支點是傾斜的,那麼大拇指可以與其它手指捏住該點。

  練習完整的動作:進行動態動作時,要呼叫全部的肌肉,而非僅僅在開始階段用到的肌肉。當你能夠抓住目標手點時,在手上微微發力,即使時間很短,也能夠協調到抓點的肌肉。如果你自己抓不到目標手點,就需要用繩子或者請別人幫助自己來完成,儘量重複練習。

  用腳推:請記住,在動態動作中,絕大部分的力量都是來自於你的雙腿。試著把重量儘可能多的放在支撐腳上,也就是之後你實際要跳起的腳點。儘量選擇足夠軟的鞋子,可以讓你最有效地運用腳部肌肉。

  好好利用彈簧動作:為了獲得更多的跳躍力量,每次做動態動作之前,應該先做垂直方向的運動,先上後下,類似彈簧進行延伸和壓縮。這樣力量會讓你最大限度地夠向目標巖點。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彈簧動作,也可以依靠擺動身體來獲得衝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