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才足以談成功

  摘錄:人的習慣、性格是經多年沉澱養成的,要使其發生變化,尤其是發生那些會讓自己異常痛苦的變化,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有些量變短期內難以讓人感知,但不代表沒有發生變化。一旦放棄,就是真的沒有變化,前功盡棄;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恆,量變終會引起質變。

  不能改變自己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改變自己非常重要,人無完人,只有持續改變自己,才能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改變自己非常難,身在廬山中的每個個體,要審慎客觀地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能夠在自己身上開山破斧破和立,是身心的血淚洗禮;

  也正是因此,能夠改變自己的人,因其愈加優秀,因其決心、魄力和行動力,才能夠相對於變化前的自己,更無限近的趨近於成功。一個連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何談控制自己的人生——正是這個道理。

  那麼,如何改變自己?

  1.正確認識自己

  改變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變、為什麼需要改變。

  真實的自己其實要比鏡子裡的難看30%——連外表這麼一種易被辨別的現象、輔以鏡子這樣真實客觀的工具,人仍然會誤判自己的美貌程度,那麼在性格、品質等其他判斷難度遠高於外貌的維度,又並沒有天然說真話的魔鏡在,想要正確認識自己,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鏡子仍然是客觀觀察自己外貌的好工具,所以在其他維度上,也可以為自己找到一面鏡子,從而幫助自己找到不足,尋求提升。具體做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1***主動尋求反饋。

  在我之前的工作團隊中,有一種工作習慣,叫做“提出&吸收反饋”。大致的方式是,每次有重要的專案或會議結束後,由另一位成員,對owner進行1對1反饋。反饋的內容,包括觀察到的優點、不足;為什麼覺得這是優點、這是不足;從第三方角度,對於不足給予建議。事實證明,這個工作規則非常有效,團隊成員都在持續進步。但是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固定工作規則,很少有人會坐下來對你進行中肯且全面地反饋,因為給予反饋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得罪人的工作。所以,要自己更主動地去尋求反饋,誠懇地找到可能會給自己建議的1-3個人,提出希望對方給予反饋,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