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敘事作文

  記敘文顧名思義,應當有記有敘,為了讓這個表述過程能跳脫平鋪直敘、按部就班的表達,技巧就顯得很重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鼓山是馳名榕城的“三山一水”的其中一山,提到福州風景名勝的人都會提到它。鼓山為什麼叫鼓山呢?原來,傳說在很早以前,每當雨天,鼓山都會發出類似打鼓的“咚咚”聲,因而得名“鼓山”。好了,現在就讓我帶你去遊覽一下這聞名遐邇的鼓山吧!

  剛到山腳便看見人來人往,有遊客,也有小販。

  剛踏上臺階,便有從上面下來的人說說笑笑地與你擦肩而過。他們輕鬆的神情好似悄悄地鼓勵著你,快走啊,無限風光在險峰哦!。

  走不多遠,便看見一股清泉從一處幾人高的石堆上飛瀉而下,磅礴的水汽隨陣陣清爽的山風激盪而來,“熱情”地撲入你胸懷。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你不必多想,在這裡,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駕臨,讓你頓有意外的欣喜在懷之感。小販的吆喝,行人的歡聲笑語,青翠欲滴的竹林,高聳入雲的銀杉,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此時在你眼裡,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和諧與美好。

  走了許久,腳累了,心疲了,可是仍不見山路盡頭。雖然現在還有些許寒意,可不斷地行走,也足令你額頭冒出滴滴晶瑩的汗珠。

  行人漸漸地稀少,令一絲驚恐向你襲來,你甚至認為自己走錯路了呢!偶爾見到一兩個過路的遊客,才使你那不安的心靈有些許安慰。

  走啊,走啊,終於到了人群聚集的半山腰。這裡可是吃喝的好去處。

  放鬆放鬆吧!喝碗牛肉麵,買根冰棍,再找個人聊聊天,剛才被陽光蒸發的信心與勇氣,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OK!出發,目標山頂!

  蜿蜒的山路上,陽光也彷彿化身為各種各樣散發著柔和溫暖的光的調皮的小精靈們,穿過層層樹葉的遮攔,在林間飛躍著、蹦跳著。它們有的在樹梢上探頭探腦,有的從你的鞋面輕輕地躍到你的指尖,逗引著你向山頂走去。

  走啊,走,終於到了山頂!

  站在眺望臺上,你自然會體驗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怎麼樣,心動了吧?不要猶豫,快快來吧!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

  篇2

  人生何處無風景。

  如果挫折是那刺人的荊棘,那微笑就是高潔的百合。

  如果失敗是那陡峭的山崖,那微笑就是平坦的陽光大道。

  如果憂鬱是那凜冽的寒冬,那微笑就是暖人的初春。

  如果有人問你:“你怎樣理解‘微笑’應該如何微笑?”你該怎麼回答呢?是啊,“微笑”只有二字,但是卻很難把握。施皮特勒說:“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無聲語言,微笑是人類最動人的表情。

  我曾在報刊上看過這樣一則資訊:“一位天才檯球運動員,在一次比賽中,本來是眾人看好的大熱門。但是,他因為趕走一隻煩人的蒼蠅,碰到了白球,失去了一次撞球的機會。他心情極差,沒心思打球了,而對手卻因為這個機會頻頻得分。最後,勝券在握的他輸掉了比賽。後來,他在家裡自殺了。”失去一次機會,沒關係,還有下一次;輸掉一場比賽,沒關係,還有下一場;但是,失去了生命,還有下一次嗎?

  有些人,在悲傷時,不懂得用微笑來代替;而有些人,他們卻懂得放下悲傷,重拾微笑。

  在2006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一個叫黃舸的,在他七歲的時候,就被確診為“先天性肌肉營養不良”。同類患者,生命的最長記錄僅為十八歲。十八歲呀,正是一個青春年華的時候啊!面對這樣沉重打擊,黃舸也曾悲傷,難過,但是他很快就振作起來了,並以樂觀和微笑來面對它。最後他選擇了感恩。2003年,他和父親踏上了感恩之旅。人們是這樣評價他的:“他像一個被命運拋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燃了它,它就快樂地燃燒起來,生命的倒計時扯動著人們的心絃,在人生路上,他是陽光少年!”是的,悲傷和眼淚是意志懦弱的表現,真正的強者是那些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困境的人。

  古往今來,當年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可以報仇雪恨;海倫·凱勒,當她的生命在黑暗裡碰壁時,正是老師那微微一笑,使她感到了陽光般的溫暖,成為萬人景仰的大作家;司馬遷、李白、陶淵明、霍金……他們都用微笑去面對痛苦、恥辱、不幸、孤獨……才創造了那麼多流傳至今的傑作。

  我們不能失去微笑,就像鳥兒不能失去翅膀,花兒不能失去芬芳,魚兒不能失去大海。

  帶著微笑出發,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帶著微笑出發,不管一路充滿荊棘,它都會一路陪著你。帶著微笑出發,不管受到的是人們的嘲笑或譏諷,它都會一路支援著你。帶著微笑出發,不管結果是酸甜或苦辣,它都不會放棄你。因為,微笑的力量是偉大的。

  請讓我們保持著嘴角的弧度,坦然的面對一切即將發生或早已發生的事物。既然早已經歷風雨的洗禮,又何須再吝嗇那一個表情。人生何處無風景,然而微笑就是人間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線。假如你帶著微笑出發,必定將帶著微笑收穫。

  篇3

  雪,潔白而又純淨,一絲不染,毫無雜質。雪把大地染成純白色的,連天空也不放過。大地與天空融為了一體,皚皚白雪,美麗而又壯觀。雪化後便成了水,更是母愛。

  在一個冬天的早晨,母親把我從暖和的被窩裡輕輕地拉起來,說:“點兒起來!上學要遲到了!”我一看鐘,嚇了我一跳——要上課了。我趕緊穿衣洗漱,喝了一杯牛奶就出門去了,母親還在門口大聲喊道:“小茜,下午要下雪,穿件毛衣再去吧!”我一邊跑一邊說:“不用了,不會下雪的。”

  到了下午第二節課的時候,窗外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小雪,我有點兒慌張。快要放學的時候,窗外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雪,我冷得瑟瑟發抖。老師說了些什麼我已經聽不進去了。我好後悔,後悔沒有聽母親的話多穿件衣服﹑後悔自己沒有帶雨傘和雨靴。母親是不可能來接我的,因為母親下午要去縣城辦事,至少要到晚上才來。一股狂風打斷了我的思路。我只好勉強聽著課。

  終於放學了,學生們在外面等著家長來接。外面的風好猛﹑雪好大,學生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最後只剩下我了。走吧,又不敢。可在這裡乾等也不是辦法。我身上越來越冷、我也越來越急。

  突然,一個身穿紅色羽絨服的人出現在了我的視野裡。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的母親,我興奮地喊著:“媽媽,媽媽。我在這兒。”母親笑著過來了,為我穿上羽絨服和膠鞋,我不經意地一瞥,發現母親的手凍的通紅,還出了點點鮮血。我紅著眼眶問母親:“媽媽,您的手怎麼成了這個樣子?”母親笑著說:“不要緊的,擦點藥就好了。”我又問:“您不是去縣城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母親拉著我的手邊走邊回答:“在去縣城路上的時候,擔心你冷,下大雪沒人接,就臨時下車了。走了一段路後就打車回來了。”頓時我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但始終沒有落下來。

  就這樣,一對在興福中的母女大手牽著小手走在鋪滿白雪的路上。

  大雪任在下著,大風任在颳著。但我全身都是暖和的,因為我的衣服了藏著母親對我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