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歷史小故事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篇一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非常飢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麼,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脫險。宣子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為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篇二

  春秋時期,吳國的大伍子胥***xū***帶領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再攻打我國,我一定重賞他!”可惜一連三天都沒人想出好辦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一個年輕的漁夫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道:“你需要多少士兵和馬車?”漁夫搖搖頭說:“我不要那些,也不用食物,我只用我這根划船的槳。”

  說完,漁夫便跑到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伍子胥看到後,問漁夫:“年輕人,你是誰啊?”漁夫回答道:“你沒看到我手裡的船槳嗎?當年我父親就是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啊。”伍子胥想了想,便說:“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一位漁夫救了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就是他的兒子。你怎麼在這裡呢?”漁夫說:“還不是因為你們要來攻打我們。鄭定公說誰能讓你們退兵,他就重賞誰。希望伍看在我死去的父親救過您的面上,就不要攻打我們了。”伍子胥感嘆一聲,說:“是你父親救了我,我才能當上大的。好吧,這個恩情我一定會報答的。”說完,伍子胥就下令撤兵回國了。

  後來人們就用“感恩圖報”比喻別人給自己的恩惠要感激,並要想辦法報答。

  篇三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裡,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

  老貴族因為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農民很快樂,因為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為他終於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名人勵志感恩的經典小故事

2.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

3.感恩勵志的小故事

4.關於感恩的故事

5.關於中國感恩的故事

6.關於感恩的短小故事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