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語句銜接題答題技巧

  語句銜接題是各省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一種題型,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語句銜接題目第一步需要觀察一下句位,看一下文段在哪句話設空,如果文段的空設在了首句,一般起到了總結全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如果文段的空設在了中間,一般起到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文段的空設在的尾句,往往起到的總結全文的作用。

  第二步找關鍵詞語,通過劃分結構,找主題詞來對文段進行整體的把握,對文段有充足的敏感性。

  第三步理清文段,順通語感。需要保持一致的原則:

  1.話題一致

  ①前後句子主語一致

  例:臥室的色彩在空間上很講究,在客廳色彩大多以中性色為主

  ②前一個句子的是主語一個句子的定語

  例:如果辦公室的燈一直不關,燈的使用壽命就會大大縮短

  ③前一個句子的賓語是後一個句子的主語

  例:小麗喜歡小王,小王聰明能幹。

  ④陳述物件一致

  例:楊國軍躺在床上,哼起了一直時下頗流行的電視劇主題曲。愉快的心情顯示剛發生的事對他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不一會,就響起了輕輕的鼾聲。

  2.色彩一致

  前後描寫事物的色彩、聲音、氣勢、氛圍、情調、作者感情等都應該是一致的。

  例:遠眺群山環抱,層林疊翠,白雲繚繞;近看小河流水,茶園蔥綠,松竹並茂。

  3.思路一致

  從敘事脈絡來看,記敘文的句序常常以時間、空間為順序,遵循時間先後,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左到右。議論文的句序,常常把觀點放前面,材料句放中間,總結句放後面。

  例: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智。

  4.句式一致

  組成文段的句子、短語結構形式前後具有一致性。題幹往往給出了一個結構比較嚴謹的句子,在選項意思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句式一致就成了解題的關鍵。

  例:有人認為所有的適應都是一種醜陋,都是世故圓滑;有人卻認為“適者生存”,執著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無為,不是閒拋歲月;也有人以為“適者生存”,生存下來為的是向前,為的是進步。

  還需要強調的是,語句銜接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題型,所以在做語句銜接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的,認真的去作答,這樣才能提高正確率,並且遇到實在糾結的題目不要太鑽牛角尖,只有這樣才能把常規主觀題做到一個很高的準確率。

  公務員考試語句銜接題

  語句銜接題不管挖空在文段的什麼位置,填入的句子都要和上下文或者全文的主體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文段圍繞哪個話題來講述,那麼填入的句子也要和文段的主要話題保持一致,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體一致,即語句銜接題的解題思路。因此通讀全文後要分析文段主要圍繞哪個話題展開,找準主體,那麼這種題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分析下:

  【例1】高爾夫球運動剛剛興起時,有個奇怪現象:幾乎所有的高爾夫球手都喜歡用舊球,特別是有劃痕的球。原來,有劃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著更優秀的飛行能力。於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科學家設計出了表面有凹點的高爾夫球。這些凹點,讓高爾夫球的平穩性和距離性比光滑的球更有優勢。從此,—— 。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的是*** ***。

  A.高爾夫球手不再喜歡使用舊球

  B.高爾夫球運動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C.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一用球

  D.越來越多的廠家生產出帶凹點的高爾夫球

  【解析】通過閱讀全文,有個關鍵詞“於是”表示結論,所以文段的重點是後半部分,文段是圍繞高爾夫球這個話題來展開的,而且是主要講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所以橫線上填的句子應該繼續圍繞有凹點的高爾夫球展開,只有選項C的主體是凹點的高爾夫球,所以本題選擇C。

  【例2】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內容是“禮”和“仁”。“禮”是外在的行為規範,“仁”是內在的精神原則。—— 。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的是*** ***。

  A.孔子發展了前人的學說,把禮和仁統一起來了

  B.孔子認為禮和仁是區分庸人和聖賢的根本標誌

  C.孔子把禮視為立身之本,並用仁來補充規定禮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內仁外禮的“仁—禮”人格

  【解析】 通過閱讀全文,可以知道文段是圍繞“孔子的理想人格”而不是“孔子”這個話題而展開的,所以只有D選項是圍繞這個話題展開的,A,B,C三個選項都是講“孔子”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例3】讓我們愛恨交織的技術太多了,從世人完全陌生到人人耳熟能詳,它們大部分 只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勢頭快得讓人不敢掉以輕心。這裡面就包括機器人。但近幾年,人工 智慧前行的步伐把機器人研發帶到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它們不但眼耳口鼻、連所思所行都越 來越像我們人類。不過,這種改變卻是漸進式的,這讓人類似乎很難真的意識到正在發生改 變的機器人意味著什麼,或者說,未必做好了應對這一改變的準備。於是,近日,美國《國家地理》以《我們,與他們》為題撰寫了一篇文章,試圖—— 。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揭開人工智慧技術的神祕面紗

  B.探索機器人和人類當前的關係及未來發展

  C.說明目前機器人並不會達到人類的思維水平

  D.反思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倫理道德觀的衝擊

  【解析】 通讀全文,發現一個表示結論的關鍵詞“於是”,所以文段的重點內容是末尾一句,我們來分析這句話,文段已經把文章的標題告訴我們《我們與他們》,其中“我們”指人類,“他們”指機器人。既然文章的標題都是圍繞這兩個話題展開的,那麼下文應該也圍繞這兩個話題展開,通讀四個選項,只有B選項是圍繞機器人和人類這兩個話題展開的,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