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原意是什麼

  “三秋”,這是指三個季度。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用這種誇張之詞形容他對情人的殷切思念,實是情至之語。同時本體“一日”,喻體“三秋”,高下相形,對比鮮明,也有力地增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成語“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詩。那麼?

  先說理解上的誤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詩經·國風·王風·采葛》,詩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葛”是一種藤本植物,或曰葛藤。“蕭”是草本植物,也叫艾蒿,有香味,古人用作祭祀或藥用。“艾”是一種菊科植物,與“蕭”相似。這實際上是一首情詩或情歌,全詩僅三句,每句僅變換了幾個字,就把熱戀中情人思念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詩裡給我們三個時間概念即:三月、三秋、三歲,前一個和後一個很具象,“三秋”有些抽象,“孔穎達疏”注曰:“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因此,這首詩用現在語言理解,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月!一日不見,如隔九月!一日不見,如隔三年!

  全詩層層遞進逐漸深化,把對情人的思念幻化成漫長的時間,給人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和想象空間,使之更具詩意。其實,“三月”“三秋”“三歲”都是形容時間的漫長,都可以表達出情人之間這種天天想念的心情。此詩經過後人的演化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意義,“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具體指多長時間,其實並無意義。

  再說用法上的誤區:前面說過,這是一首情詩或情歌,表達的是情人之間殷切思念之情。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熱戀中的情人如果一天不見都感覺時間的難捱,總覺得日子是如此的漫長,總想天天“粘”在一起,連情人去采葛的一點時間都覺得十分想念,所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不可亂用的。如果朋友或親友之間見面時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表達問候,未免讓人產生“同性戀”的聯想,就會招來旁觀者的“白眼”,從而產生不必要的誤解,這猶如用“朝夕相處度日如年”來問候對方一樣讓人反感、噁心。

  延伸閱讀:

  如隔三秋:三秋是一年收穫季節,比喻時光虛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此處描寫戀愛心理,類似篇幅,《詩經》中還有很多,可見詩經時期的風氣自然樸實。而孔子也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至於後來的儒家的發展出現的各種繁瑣的非人性的要求那就是後來的事情了!詳細可查詢其他相關內容。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 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排比句:如三月:指一個季度/季節,

  如三秋:指秋季收穫季節,

  如三歲,這裡的三與歲是分開解讀的,三:寓意沒有收穫的季節,歲:這一年不就是虛度了嗎?

  排比句的解釋,必須上下貫通,

  這是一首情歌,“採蕭”、“採艾”和“采葛”的意思相近。指的是一位勤勞的姑娘,也就是那個小夥子所喜愛的人那個小夥子和他所愛的姑娘分開剛剛一天,他就感到無比的想念,似乎“三月***三秋、三歲***”沒見面了,雖是誇張,卻真實地反映出了那度日如年的情思,本詩運用了回覆的章法,就更加強了這情思的感染力。

  《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一說指三年。見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晉陸機《輓歌》之一:“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 宋李彌遜《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詞:“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現代成語中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句,源出於本詩  〖用 法〗 複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