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時序和容量是什麼

  電腦記憶體對於經常使用電腦的我們來說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記憶體的容量有大有小,容量大點的價格會高一點。記憶體內部分為時序、容量和頻率。相對於容量來說時序和頻率比較陌生,我們在購買電腦的時候最在乎的是電腦記憶體的容量,但是小編接下來要講述的不僅是容量還有就是時序。

  記憶體時序是描述記憶體條效能的一種引數,一般儲存在記憶體條的SPD中。一般數字“A-B-C-D”分別對應的引數是“CL-tRCD-tRP-tRAS”,它們的含義依次為:CAS Latency簡稱CL值記憶體CAS延遲時間,它是記憶體的重要引數之一,某些牌子的記憶體會把CL值印在記憶體條的標籤上; RAS-to-CAS DelaytRCD,記憶體行地址傳輸到列地址的延遲時間; RAS Precharge DelaytRP,記憶體行地址選通脈衝預充電時間; Row Active DelaytRAS,記憶體行地址選通延遲。

  這是玩家最關注的4項時序調節,在大部分主機板的BIOS中可以設定,記憶體模組廠商也有計劃的推出了低於JEDEC認證標準的低延遲型超頻記憶體模組,在同樣頻率設定下,最低“2-2-2-5”這種序列時序的記憶體模組確實能夠帶來比“3-4-4-8”更高的記憶體效能,幅度在3至5個百分點。

  計算機的記憶體容量通常是指隨機儲存器RAM的容量,是記憶體條的關鍵性引數。記憶體的容量一般都是2的整次方倍,比如64MB、128MB、256MB等,一般而言,記憶體容量越大越有利於系統的執行。進入21世紀初期,桌上型電腦中主流採用的記憶體容量為2GB或4GB,512MB、256MB的記憶體已較少採用。 系統對記憶體的識別是以Byte位元組為單位,每個位元組由8位二進位制陣列成,即8bit位元,也稱“位”。按照計算機的二進位制方式,1Byte=8bit;1KB=1024Byte;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KB=1024B=1024位元組

  1MB=1024KB=104,8576位元組

  1GB=1024MB=10,7374,1824位元組

  1TB=1024GB=1,0995,1162,7776位元組

  1PB=1024TB=112,589,99,0684,2624位元組

  1EB=1024PB=11,5292,1504,6068,46976位元組

  1ZB=1024EB=118,059,162,0717,41130,3424位元組

  1YB=1024ZB=1,2089,2581,9614,6291,7470,6176位元組

  系統中記憶體的數量等於插在主機板記憶體插槽上所有記憶體條容量的總和,記憶體容量的上限一般由主機板晶片組和記憶體插槽決定。不同主機板晶片組可以支援的容量不同,比如Inlel的810和815系列晶片組最高支援512MB記憶體,多餘的部分無法識別。21世紀初期,多數晶片組可以支援到2GB以上的記憶體。此外主機板記憶體插槽的數量也會對記憶體容量造成限制,比如使用128MB一條的記憶體,主機板由兩個記憶體插槽,最高可以使用256MB記憶體。因此在選擇記憶體時要考慮主機板記憶體插槽數量,並且可能需要考慮將來有升級的餘地。

  在以後購買電腦時不要只關注記憶體的容量,容量大的不一定記憶體就是最好的,時序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點,時序調節的越快電腦的延遲時間就越短。這對於我們喜歡玩電腦遊戲和看電影的朋友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相信聰明的大家一定對記憶體時序和容量的認識更加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