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如何健康飲食

  秋天漸至,早晚溫差較大,正確的健康飲食尤為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秋天健康飲食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秋天健康飲食方法

  第一招:少辛增酸忌寒涼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

  有些人愛吃酸梅止渴,“其實酸梅屬於鹼性,”吃多了影響腸胃道消化機能,容易發生潰瘍。

  至於脾胃保健,應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俗話說“秋瓜壞肚”,秋天吃西瓜、香瓜等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點蘋果、柿子、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可滋陰潤燥的食物: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菜、辣椒、蔥等。

  第二招:養陰補氣

  中醫師不反對秋天進補,但瞭解自己是哪種體質很重要,因為“補”的內容也各異。

  如果屬於過敏體質,著重“補氣”,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很多人以為蜂膠對過敏性疾病很好,其實蜂膠在中醫屬於寒性,剛好與治過敏體質溫熱藥相沖。

  常見的養陰藥:枸杞、玄蔘、玉竹、麥冬,可促進唾液腺體的分泌,可潤喉,也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

  常見的補氣藥:人蔘、黃耆、白朮、茯苓***劑量應向專業中醫師諮詢***。

  第三招:情緒保守斂元氣

  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第四招:適當運動

  秋天可多接近大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是伸展動作,可幫助拉伸,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迴圈。要注意的是,早晚較冷時,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調整運動方式。

  早晚天冷:建議在室內運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或瑜伽等。

  白天戶外:建議老年人多緩步走,年輕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強心肺功能、調整氣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種說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但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像白菜、蘿蔔這類,“吃吃當然不錯,可是如果屬於過敏體質,會愈吃愈嚴重。”

  另外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

  第六招:強身健肺養生功

  秋氣通肺,秋燥易傷肺,因此秋天首當保養肺臟,以下介紹兩種養肺功法。

  1、高甩相容法

  功效:能擴充套件心、肺脈及肝、脾、胃功能,有助於神智清明,身體輕盈靈活。

  步驟:

  1、眼神平視,吸氣,兩手順勢甩高過頭,身體向上挺拔。

  2、吐氣放鬆,兩手平均朝身後下甩。

  3、如此來回運作,連續約十分鐘。

  2、嘶洩肺盛法

  功效:能幫助情緒內斂、收攝平和。

  步驟:

  1、兩腳平行與肩同寬。

  2、吸氣時手心上捧,順勢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發出聲音,緩緩吐氣,兩手向兩側平推伸直,然後慢慢放鬆。

  4、兩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養生食譜

  1、滋陰銀耳羹。

  2、秋季養生茶:桑菊茶。

  秋季飲食小常識

  1、食宜多苦吃點瓜筍茶

  現代人與古人相比,往往營養過剩、溫熱有餘,體質偏於陽盛,又逢夏季,易感受暑熱致病致人體內火旺盛。可多吃一些苦味、涼性食物,民間就有“天熱食苦,勝似進補”的說法。多吃些苦味食物可起到清熱解暑、提神醒腦、健脾開胃、排毒去火的作用。常見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菊、芥藍、萵筍、柚子、蘆薈、蓮子、蕎麥、莜麥、綠茶等。

  2、食宜清淡喝點花樣粥

  夏末初秋高溫多雨,溼氣重,容易困脾。脾主運化,喜燥惡溼。溼熱困脾會影響脾運化功能的正常發揮,進而影響胃的受納能力,出現食慾不振。另外天熱人們易心情煩躁,睡眠欠佳也會影響胃腸功能導致食慾下降。因此我們總的飲食原則:食宜清淡。適當多吃一些清熱除溼、健脾開胃的食物如綠豆、薏米、苦瓜、絲瓜、扁豆、番茄…。也可以自制一些食療粥,如:山楂薏米粥、綠豆銀耳冰粥、荷葉粥、扁豆粥等等。

  3、食宜清補喝點滋陰湯

  初秋由於其季節特點,易產生溼熱毒火,因此不宜大補、溫補,而適宜清補。服用些具有補益滋陰清熱作用的食物,如:鴨肉、鵝肉、鯽魚、兔肉、瘦豬肉、海帶、豆腐等,經過合理烹調,做湯如:老鴨苦瓜湯、海帶湯等,不僅能增進食慾、加強營養,還可消暑健身。

  4、飲食有節吃些蔥薑蒜

  一是指飲食要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分貪食生冷油膩;二是飲食要有節律,三餐定時,不要空腹或進食時間過長,以免加重胃腸負擔;三是食要清潔,多吃新鮮衛生的食物,適當吃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食物,如:大蒜、蔥、洋蔥等。

  秋季養生食物

  1、梨:緩解燥咳效果好

  入秋,人們的身體需要滋潤,特別是本身氣管不太好的人呢,更應該早些進行防治,避免加重發病的可能。梨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它能健胃潤肺,而入秋食梨正是時候。梨除了生食外,也可以削片煲湯,在臨睡前飲用,有潤肺、滋潤大腸、通暢便結、動化積食之功。如不慎患上燥咳,可用生梨和川貝母加冰糖燉湯喝,療效不錯。

  2、銀耳:改善秋燥造成的面板搔癢

  中醫傳統的“銀耳燉冰糖”,可治療支氣管炎的咳嗽、痰多。另外,銀耳對於面板乾燥引起的搔癢症,也有一定的療效。多食銀耳也可使面板白嫩而富有彈性,可以改善秋燥造成面板的燥幹、搔癢。

  3、甘蔗:對小便不利相當助益

  甘蔗具有滋養、解熱、生津、潤燥之功效。對於發燒傷津、胃熱口苦、大便乾燥、小便不利、反應嘔吐、肺熱咳嗽等有相當助益。在秋燥時節,飲甘蔗汁最好,喝甘蔗汁可以除去內臟燥熱,促進排尿。在選購甘蔗時,遇到甘蔗芯發紅一定不要買,因為發紅實際上是黴變的一種表現,會分泌有毒物質。

  4、牛奶:滋潤面板、毛髮

  在秋季,空氣溼度相對較低,人體肌膚很容易缺水,隨著水分流失,人體的很多營養也隨之消失。牛奶不僅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而且人體對牛奶營養的消化吸收率達92%,所以秋季飲奶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具有補虛、益肺、潤面板、解熱毒及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秋燥造成的面板燥幹,可以多飲牛奶或者最好是鮮奶,可達到補益氣血,滋潤面板、毛髮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