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燒製的原理_陶藝作品的燒製

  陶藝的燒製是陶藝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燒製非常的講究技巧與特點。那麼,關於陶藝的燒製相關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藝的燒製知識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燒製陶瓷工藝流程

  燒製陶瓷的關鍵因素是:泥、釉、火。為什麼有些陶、瓷器會莫明其妙的出現裂紋呢?為什麼有時甚至會掉皮***釉***呢?這不外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泥和釉的收縮係數***又稱膨脹係數***不相一致的結果。有時人們亦會對這種缺陷特意加以利用,傳統的開片釉及現代陶藝的一些肌理追求就是利用釉和泥收縮係數不相一致的原理配製出來的。

  陶藝的製作工藝按順序可分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 、賦釉及煅燒四大工序,我們從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燒四方面加以介紹:

  配泥: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清除雜質,另一方面是把產地來源不同,成型和煅燒效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製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燒成溫度範圍的、能和釉及煅燒溫度相呼應的熟土。有時為了加強泥質在高溫煅燒情況下的支承力,使坯體不致下塌而適當滲些砂子。有時為了追求陶土燒成後的色澤而加入一些著色原料成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學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於風化和再風化的原因,改變了它們的物理效能,使之出現了陶土具有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溫狀態下玻化程度較大的區別。

  成型:石灣窯製品以手工拉坯為歷時最長、產量最大的成型方法,其中手工拉坯成型是在轉輪***轆轤、僧稱“車面”***上製作圓形器皿的基本方法。

  拉坯的準備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團放在車面的圓心部位,轆轤轉動後,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團把握在圓心之中,然後雙手把泥團反覆幾次上下托拉,使其進一步排除裡面的氣泡,使泥更“熟”。

  石灣窯的手工拉坯與其他瓷區不同之處在於所使用的是陶泥,可塑性較高。

  石灣陶藝的藝術造型重視點、線、面的關係,陶塑屬於雕塑的範疇,體積***俗稱“面”***和線條,不但是組成石灣陶藝品的主要因素,而且還是決定作品質素的重要成分。其塑造除使用通常的雕、琢、刻、劃的處理方法外,還有捏、粘、貼、捺……等手法以加強區域性的表現和裝飾。

  陶藝作品是泥、釉、火的綜合產物,不同色釉的透明度、覆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石灣陶藝作品在塑制過程中也把釉色因素結合在一起加以考慮。

  石灣陶藝中有種微型陶塑--山公,常見的人物作品僅高1~2釐米,也有更細小的,微塑的製作需要快速和熟練,保持泥料的溼潤和使用工具的利索是很講究的,往往兩三“批”更交待了人物的服飾和動態,極之瀟灑和流暢。

  配釉:石灣窯千多年來使用的釉基均是當地農村的生活廢棄物----生火後殘留的稻草灰、桑枝灰和鬆柴灰。

  長期以來,石灣窯所使用的著色劑均是東平河道里的淤泥,淤泥內的金屬成分以氧化鐵為主,淤泥配上稻草灰、桑枝灰、鬆柴灰便成了醬黃釉、黃褐釉。

  自明代開始,石灣窯的顏色釉有了新的開拓,釉基已不滿足於幾種植物質了,這時增加了硯殼、蠔殼、貝殼等高鈣成分的動物灰,還增添了玉石粉、龍江石、石英粉、長石粉、鏡仔料等熔融填充劑,使釉基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一定的流動性。

  在金屬著色劑方面,對鐵元素的使用除河泥以外增加了星朱、黃石、石墨及各種成分不同的鐵礦石。石灣窯的配釉原料一向以使用手工業的廢棄物和天然礦物為主,原料成分不純,釉內混雜了不少的未知因素,煅燒時龍窯溫差大、火焰氣氛變化無常,於是在高溫狀態下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因而產生了難以掌握難以意料和無法再現的“窯變”。其窯變釉中以藍鈞和紅鈞尤為稱著。

  石灣窯的施釉方法:浸釉、淋釉、塗釉和噴釉。

  浸釉是把整件坯體浸於稀稠合適的釉藥之中,讓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

  塗釉是用毛筆蘸了釉藥後塗於坯體上,用筆的側鋒塗擦也會出現特殊的效果。

  噴釉是用噴霧器把釉藥噴於坯體。

  煅燒:石灣窯煅燒分預熱、上火、高溫還原等幾個步驟。

  目前石灣使用的窯爐若以火焰運作可分為:明焰式、半隔焰式和隔焰式三種。若以產品執行方式來分類可分為隧道式***窯車式、輥道式***、梭式等型別;產品不執行的有倒滔窯、龍窯等。

  石灣陶藝所用陶土為東莞灰白土與石灣本地砂混合而成,粘力很強,可塑性高,能耐高火。比之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的瓷土可塑性好。

  陶藝的燒成技術

  陶藝被稱為火的藝術,火不僅使黏土、釉色變成了一種新的物質,而且賦予其美感,火是由電、油、煤、瓦斯、木柴等燃料通過一定的窯爐轉換而來的,不同的窯爐、不同的火焰氣氛決定了陶藝不同的品質,不同的窯爐、不同的燃料,燒成技法也不同。

  所謂燒成,就是將乾燥或施釉後的坯體裝入窯爐中,經過高溫燒煉,使泥坯和釉層在高溫中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燒成過程是陶藝製作工藝中最複雜的過程。

  一、窯爐的種類

  1.龍窯***傳統的龍窯***:現在仍燒木柴,龍窟像一條龍建在山坡上。

  2.柴窯***燒木柴***:相傳是姓柴的發明此窯,故稱柴窯。

  3.電窯:0.2-2立方米的電窯。

  4.氣窯***瓦斯窯***:0.3-3立方米規格不等。

  5.重油窯:燒油的隧道窯。

  6.樂燒桶:耐火磚、耐火棉、金屬板製成,燒瓦斯***可移動***。

  一般現在多用電窯和氣窯,我們目前的陶藝工作室大多用這兩種窯爐。

  二、燒窯

  在陶藝製作上,“燒窯”是關鍵,最重要的操作就是燒窯。因為陶瓷的製作,從選擇原料到製作成品的工序繁多,古人說:“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現在大概也有幾十到工序,各道工序有各自的重要性,尤其是最後的燒窯操作非常重要,稍不注意就會前功盡棄,既浪費了原料和燃料,又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在陶藝工藝方面,就其重要性來說,可以分為“一燒、二土、三製作”,燒窯顯得何等的重要,也是關鍵之關鍵。特別是顏色釉的燒成,更要強調“燒窯”,顏色釉的燒成火焰、性質、溫度、燒成時間及燃料種類對顏色呈色變化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顏色釉的燒成是一門“火的藝術”,如“窯變”就是在燒成過程中自然產生的釉色變化,不是人可預測和控制的,有些非常難得的窯變,顏色釉,百窯難得一見、罕見的精品,名貴且價值不菲。

  燒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一下子能掌握的。

  燒窯有燒成曲線。陶瓷半成品入窯時一定要乾透,否則容易燒炸。裝窯時陶瓷半成品所放的窯位也很重要。開始燒時,升溫一定要慢,前400°C要慢燒,最好一小時記錄一次燒成溫度。

  陶瓷工藝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有志於陶瓷事業的人學好陶瓷工藝學,可是使你終生受益。

  陶藝的簡介

  陶藝,廣泛講是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發展可知,“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澱歷程。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等有著無法割捨的傳承與比照關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介入,西方的“當代陶藝”觀念對中國陶瓷藝術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陶藝”的概念也一度成為了陶瓷藝術界的新時尚。它所體現的仍然是一種東、西方文華的矛盾與碰撞,諸如“何謂陶藝”,“陶藝與陶瓷藝術的關係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問題的基本的問題,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統一認識和標準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分為傳統陶藝和以個人藝術創作為特點的現代陶藝兩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