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疝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臍疝,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很陌生。這聽起來是一種疾病,這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小編現在就給大家答疑。

一、臍疝是什麼:

        臍疝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病,女孩多發於男孩。在出生後不久即可見到臍部有鼓起的圓形小腫塊,小的像櫻桃,大的像核桃,安靜或躺著時小腫塊可消失。坐著、立著、咳嗽、哭鬧時小腫塊又會鼓起來,有時可鼓得大而緊張。若用手輕輕一壓就能壓回去,同時還可聽到“咕嘟”一聲響,感到有一股氣從小腫塊裡擠回肚子裡去了,這就是臍疝。

  有時孩子哭鬧不安,解開衣服看到臍疝突出來了,家長就以為是臍疝引起的哭鬧。其實患臍疝的孩子一般並無痛苦,個別可因區域性膨脹而有不適感。很少有孩子因為腫塊過度膨脹而出現腹痛、嘔吐等嵌閉症狀。

二、發生臍疝的主要原因:

  新生兒時期腹肌相對地沒有腸道肌肉發育得好,所以孩子的肚子老是鼓鼓的。尤其由於臍孔兩邊的腹直肌還沒有能相互合攏,臍孔只由一層薄弱的瘢痕性面板覆蓋,當腹部壓力增高時,腹腔內的腸子就從臍孔內頂出形成臍疝。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逐漸發達,一般在l-2歲,遲者3-4歲,疝孔可漸趨縮小到閉合。

  新生兒的臍疝不必處理,但與臍部接觸的內衣要柔軟。有的地區用錢幣壓迫來治療臍疝,這是毫無價值的,反而有可能損害臍部的面板。用膠布貼上牽引會引起面板水泡或破損,也是不可取的。一般可待臍疝自愈,很少有小兒在2歲後臍疝還是很大的。無希望自愈的需手術治療,手術簡單,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