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李商隱一生的經歷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詩人,那麼詩人李商隱的一生有哪些經歷?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詩人李商隱的一生的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商隱生平簡介

  李商隱,也叫李義山,號樊南生,晚唐年間著名的詩人,原籍是河南沁陽,後來祖父一輩遷至河南鄭州地區。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併為“溫李”,是晚唐時期甚至整個唐朝中為數不多的執意追崇詩意境美的一位詩人。

  李商隱出生時,家父為獲嘉縣官,後來父親去世他便隨母親回到家鄉,生活十分艱難。李商隱作為家中長子,便為人抄些經書補貼家用,曾追隨堂叔學習,十六時已有一手好書法和好文筆。829年,李商隱結識了白居易等前輩,且受到令狐楚的賞識與教授,因此在這幾年間李商隱勤奮好學、積極應試,結果屢考屢敗,寫作上由散轉駢。後來李商隱在王屋山學道幾年,對他的一生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後李商隱開啟了他艱難的應試之路,837年,李商隱中進士入官,其思想觀念屬儒,胸懷大志,但由於屢屢失敗懷才不遇後因此詩歌逐漸表現出不滿,對於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後來李商隱因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黨派之爭,被批為背叛去世的恩師令狐楚,在官場上備受屈辱遂辭職。

  後來李商隱回到祕書省任職,遭遇母親去世於是回家守喪,這是李商隱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擊,後來岳父去世,李商隱的境況更加困難,於是儘量調整心態,減淡政治興致。後來守喪結束,李商隱重回祕書省,在權力爭奪中被排擠壓制,他一心從政卻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隱妻子去世,二人雖聚少離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後來李商隱被邀請到一個待遇不錯的推官上任職兩三年,辭官回鄉閒居。

  李商隱一生由於岳父與恩師的關係,在牛李之爭的夾縫中難以生存,備受壓制官場失意,鬱郁不得志,大致於858年病逝鄭州。

  李商隱的代表作

  李商隱在對詩歌方面的貢獻,有一個很大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獨創的無題詩,他一生寫有“無題”數首,其中眾人耳熟能詳的名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出自他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這首詩是詩人用以追憶自己當時所見的豔情場面。

  從內容上面看,第一句中用“昨夜”來指出是追憶往事,而第三四兩句則是用他物來作比較,“身無綵鳳”寫的是當時之情。而五六句則是從兩人之間的默契轉為對於整個宴會的描寫,而到了七八句則是從戀情的愉悅寫到了“聽鼓應官”導致歡情蕩然無存。整首詩從詩人的心理活動著手,他的感受真實細緻,將一段可意卻不可言的感情描寫得錯綜複雜而又刻畫入微,令人在悲涼的基調與氛圍下讀起來似解非解,既像寫給相戀卻不能相伴的愛人,又像是寫給難以相識的君臣關係,看似如此卻又彷彿沒這麼世俗,將李詩的妙義展露無遺。

  從詩文大意上看,全詩講的是,昨天晚上星辰璀璨,夜間伴有微微涼風。我們酒宴定在畫樓的西邊,桂堂的東部。我們身體上缺乏能夠得以齊飛的綵鳳兩翼,心中卻如同有神異的犀牛般能感受彼此的情思。共同猜拳嬉鬧,隔著位子對飲暖心,分成小組玩行酒令,得出勝負被燭光映得滿臉通紅。只可惜五更已打,我要去上早朝了,只能趕馬赴祕書省,如同隨風飄蕩的蓬蒿。

  李商隱代贈原文及翻譯

  《代贈》是由詩人李商隱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所作的一首詩,代贈表示代擬的送人之物,他在此詩中寫出了婦人在與親人離別後的相思與愁緒,語言文字風華優美,動人婉轉,極有情致。

  此詩描寫的是一位女子在思念情人時的表現:黃昏來臨,一名住在高樓中的婦人原本百無聊賴,卻在此時突然思念起情人來。她的思念越想越激烈,於是便愈發渴望與愛人相見,甚至很不得心愛之人能夠立刻就出現自己眼前。於是這位婦人越是這樣想,就越是不能控制自己,竟難以忍耐自己焦灼的思念之情,忍不住急切地想要走到樓邊去四處張望,看一看自己想見的人是不是正好來了。

  可是才走到一半,婦人又突然意識到他又不知道自己對他的思念,不用看就知道他定然是不會來的,而且就算知道了自己在想著他也不可能就這樣飛快地來到面前。於是這位婦人只好作罷返回樓中,她這種反反覆覆欲見還休的表現,加上她內心難以言明的糾結,使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停也不是。就在李商隱的寥寥幾行文字中,我們彷彿能夠看到這樣一位坐立難安的婦人就展現在眼前。

  詩人在此詩中,用芭蕉與丁香作為拖載物來喻指該女子的思愁,將抽象的思念之情變得具象、可視了。詩句的意境無比美好,將“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徘徊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