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理解構圖

  攝多年來,在對數千名紐約攝影學院學員的教學中,我們體會到所謂的構圖法則,只能使學生困惑不解。照片的成敗與這些法則關係不大。而所有攝影家一致認可的唯一規則卻是“一切法則都註定要被突破”!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常見的構圖錯誤思維

  構圖技巧有好多,斜線,井字,對比,三角等,但我覺得拍之前腦子裡先預想一下最終的效果最重要。而不是到了現場拿起相機直接各種拍。”

  “構圖技巧最重要的那條是,並且始終是,去掉畫面中與主題無關的因素”

  “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蠻好:突出重點。反覆在取景器中轉換構圖直到你所要表達的重點最突出就是不錯的構圖。”

  攝影構圖的核心技巧真的很簡單,簡單到大部分人都早已知道卻選擇忽視的地步:

  攝影構圖的核心技巧就是先思考並確認照片的主體,或者是要表達的主題。

  真的,很多人甚至看到上面這句話的時候任然會不以為然。但當我換一種說法的時候,包括托馬斯自己在內都會不覺大吃一驚,後背流汗:

  大多數人構圖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懂三分法、對稱法,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只是憑感覺,碰運氣,或者簡單的套上各種條條框框的構圖技巧來構圖。

  錯誤說法1:攝影是一個做減法的藝術。

  修正:攝影既是減法,又是加法。其核心就在於我們要突出的主體和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會干擾主體、不符合主題的元素,我們要把他們從畫面中減掉。能襯托主體、有利於主題表達的元素,我們反而要把他們加到畫面之中。

  錯誤說法2:不要把拍攝的物體放在相機畫面正中央,而是要放在照片的三分之一處。

  修正:到底使用哪種幾何構圖形式,關鍵還是看我們的主體和主題。三分構圖法***井字構圖、黃金分割構圖***適用於比較自然、輕鬆的場景。而中央構圖法,適用於主體過大、嚴肅莊重、天然對稱等場景。

  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一次:大多數人構圖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懂三分法、對稱法,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一旦我們理解了,攝影構圖的核心是確認主體和主題,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照片中該加上什麼,該減去什麼:

  有助於突出主體,表達主題的元素,我們可以加到畫面中。

  和主體、主題無關,甚至會干擾到他們的,我們要從畫面中減去。

  同樣一個場景,我們只要變換一下主體或者主題,我們在構圖上也需要做出改變

  如果我們的主體是雪山,主題是想表達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的雄壯威嚴。那麼上一幅圖無疑構圖元素取得太多了,前景的草地不僅沒有襯托出雪山的壯麗,反而佔據了大量構圖空間,讓雪山顯得很小。

  所以攝影中的減法,並不是簡單的把除了主體外的東西都統統去掉。我們只需要去掉不能襯托主體、表達主題的元素。而和主體、主題相關的元素,我們要保留在畫面中,決不能簡單的減去。

  沒有最好的構圖,只有最適合你的主體和主題的構圖。

  同一個場景,你想突出的主體,或者表達的主題不一樣,那麼構圖也應該相應調整

  切的構圖法則,三分法、引導線、居中對稱等等,甚至“一切法則都註定要被突破”這句話,都是為了照片的主體和主題服務的。

  一旦我們理解了,攝影構圖的核心是確認主體和主題,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什麼時候該用三分法,什麼時候該用居中法,什麼時候又需要另闢蹊徑。

  比如三分法***把物體放在照片的三分之一處,而不是正中間***是大家最熟悉的構圖技巧。三分法最好用的原因是主體放正中間會比較嚴肅死板,主體放在過於靠邊的位置又不容易讓畫面平衡,而三分之一附近的位置一般恰到好處。

  三分法是為主體服務的,它可以讓主體不太死板的同時保證畫面的平衡。理解了這點,你也許可以想象到有的情況,三分法是反而不如居中對稱構圖的。

  第一種情況是主體和主題本來就比較嚴肅、正經,比如教堂、皇宮、會議,那麼中心對稱的構圖方法就更加適合了。

  第二種情況,是主體本身比較大,即使放在三分之一的位置也會讓畫面失去平衡。

  1. 大多數人構圖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懂三分法、對稱法,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只是憑感覺,碰運氣,或者簡單的套上各種條條框框的構圖技巧來構圖。

  2. 攝影既是減法,又是加法。其核心就在於我們要突出的主體和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會干擾主體、不符合主題的元素,我們要把他們從畫面中減掉。能襯托主體、有利於主題表達的元素,我們反而要把他們加到畫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