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動場所燈光裝置電氣防火措施

  防火措施是每個大型活動都必須必備的裝置之一。那麼,關於大型活動場所燈光裝置的防火措施,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基本光源的防火安全問題

  基本光源主要集中在舞臺表演區域,根據燈光的不同位置和用途,可分為面光、側面光、頂光、天排光和流動光等。在基本光源的設計和安裝中,應採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

  1.燈具應安裝在不燃材料製作的基座上,並與幕布等可燃織物之間保持0.5m以上間距,燈具正面間距應大於1.5m。應考慮到此間距受燈具的功率、安裝方式、物質的燃燒效能及環境溫度、相對溼度、空氣的流動性和燈具點燃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滿足安全間距的,應採取隔熱措施。除此之外,在基座的接線、迴路上保險絲的選用、基座內舌片是否鬆動等方面若處置不當,通電時就會發生短路或打火,也將引發火災事故。

  2.燈具下方有人或有可燃物時,應對燈具正面和散熱孔加裝鉛絲防護網或不燃材料製作的擋板,以減輕燈具突然受機械力的作用玻殼爆裂,玻璃心柱發生斷裂後,一方面使燈絲在空氣中急劇氧化而變細、變脆,另一方面受斷落芯的拉力作用斷落下來,燈絲下落速度較快,溫度不會降低很多,如果高溫玻璃碎片和熾熱的燈絲飛濺到可燃物上,就容易引燃起火成災。

  3.觀眾廳及舞臺內的燈光控制室、面光橋及耳光室均應採用非燃材料或難燃材料。對於面光橋為木質結構的老影劇院等建築,由於面光橋空間較為狹窄,熱量容易聚集,不易發散,相對溫度較高,發生火災不宜及時察覺,故這類部位的燈光裝置周圍不應有任何可燃物質,如果受實際條件所限,應採取隔熱措施,避免熱量急劇聚集,造成溫度過高烤然周圍可燃物。

  4.要避免在燈光裝置區域懸掛旗幟、發射綵帶、放飛氣球及設定其它空中移動物體,以防這些物品與高溫燈具直接接觸或靠得很近,發生纏繞、碰撞引發火災。

  藝術效果燈的防火安全問題

  藝術效果燈以其色彩絢麗、穿透力強、角度變換多樣等優點在大型活動場所中被廣泛應用。常用的有電腦燈、霓虹燈、鐳射燈、光纖照明燈、塑料彩虹燈以及各式各樣的機械旋轉燈。在設計和使用這些燈具時,首先要了解該類燈具的火災危險性,把藝術效果和消防安全有機融合,巧妙構思。如霓虹燈管工作電壓高達15000V,極易產生電火花、電弧,形成的金屬熔珠飛落到附近可燃物上極易發生火災。因此,安裝霓虹燈的燈槽底板應用不燃材料製作或對可燃材料進行防火阻燃技術處理。此外,在室外懸掛的霓虹燈,應防止晃動、碰撞引起短路造成火災。

  燈光電源線路常見的火災危險因素

  當前,被普遍使用的國產膠木接外掛材料質量及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它的缺點是連線容易鬆動,造成接觸電阻大,容易發生過熱現象,接外掛的長期受熱,加速了絕緣材料老化,易造成短路。由於燈光裝置電線負荷大,發熱量較高,成捆的臨時線綁紮或堆放在一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敷設方法不當,熱量聚集,不利於散熱,致使電線溫度進一步升高。電線越密,電流越大,則發熱量越高。如將多股電源導線簡單地接在電器接線端子上或使用不配套的接線端子,連線處接觸不良,當大電流通過時接頭過熱,引燃可燃材料或電器絕緣層。

  燈光裝置的現場消防檢查

  對大型活動場所燈光裝置的消防檢查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安裝除錯階段的檢查,主要檢查燈光裝置電氣線路及燈具裝置的安裝、佈局是否按照正式的燈光裝置設計施工圖進行操作;電氣線路及燈具的選型、外觀質量、防護措施是否合理。二是在燈光裝置執行階段的檢查,即大型活動連排、彩排階段的檢查,主要檢查燈光裝置按各自分工投用使用後,確認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否保持正常安全執行,排除電氣火災隱患。

  兩種新型的電氣檢測工具

  要想做好對大型活動場所燈光裝置的消防檢查,配備必要的檢測工具尤為重要。當前,有以下兩種檢測工具在對燈光裝置的檢測中被廣泛應用。

  1.鐳射瞄準行動式紅外輻射測溫儀。鐳射瞄準行動式紅外輻射測溫儀是通過接收目標物體發射、反射和傳導的能量來測量其表面溫度。具有測量速度快,帶鐳射瞄準,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測量時無需接觸被測物體,可以安全地檢測難以接觸的物體的溫度,如帶電裝置、運動物體等,對被測物體無汙染和損壞。其測溫範圍為-20℃~500℃,工作環境溫度範圍0~50℃,精度+2%,響應時間500ms,響應光譜7~18micr0n,數字顯示。此外,根據特殊環境要求還可特殊製作防水型紅外輻射測溫儀。

  2.多功能試電筆。新型感應電筆有便於攜帶,靈敏安全等優點。可以接觸式測試***70VAC-250VAC***,也可以不接觸式測試***70VAC-10000VAC***,可檢查控制線、導體和插座上的電奪或沿導線檢測斷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