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是怎麼回事

  盆腔淤血綜合徵是由於慢性盆腔靜脈血液流出不暢、盆腔靜脈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種獨特疾病。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導致盆腔淤血的原因

  體質因素

  體質因素不用想都知道是指體質較弱的女性,體質較弱的女性其自身的血管壁組織也是相對薄弱的,同時彈力纖維較少,彈性較少,這樣就會增加靜脈血流瘀滯,如果再加上長期從事伏案工作,易導致盆腔瘀血綜合徵。

  便祕

  便祕導致盆腔瘀血是諸多女性不理解的,大家聽了小編解釋就會了解了!因為便祕會影響直腸靜脈的迴流,使痔瘡充血,痔瘡充血又會引起子宮充血,所以就會導致盆腔瘀血的出現。

  長期憂鬱

  多數女性較為感性,心情不好是較為常見的,尤其是憂鬱。如果長期處於憂鬱的狀態之中,易使植物神經紊亂,從而導致盆腔淤血的症狀出現。

  失眠

  失眠在影響自身睡眠質量的同時,也易使女性增加盆腔淤血的機率,因為失眠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植物神經紊亂會導致盆腔淤血。

  兩碗中醫湯可治淤血

  當歸排骨湯

  材料

  排骨200克、當歸15克、紅棗15克、枸杞適量、鹽適量。

  做法

  1、當歸、紅棗、枸杞清洗後備用。

  2、乾淨的鍋中加適量水燒開後,將切成段的排骨放入鍋中燙洗一下備用。

  3、將排骨放入乾淨的鍋中,加入適量水,在加入以上材料,大火燒開後,轉至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即可。

  黃芪丹蔘枸杞湯

  材料

  丹蔘10克、靈芝10克、黃芪10克、紅棗8顆、綠茶適量。

  做法

  1、以一塊乾淨的紗布用開始燙洗一下。

  2、將以上的材料用紗布蓋好,然後包起來放到鍋中。

  3、把綠茶也放入鍋中後,加入適量開水煮幾分鐘即可飲用。

  盆腔淤血是常見病,但對女性身體卻會造成諸多影響。所以,去淤血是相當重要的,小編上文推薦的中藥湯,大家不妨在平時多食用,對去除盆腔淤血的效果顯著。

  盆腔淤血的表現

  1、下腹部疼痛

  多數為慢性恥骨聯合上區瀰漫性疼痛,或為兩側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側較重,並同時累及同側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髖部痠痛無力,開始於月經中期。有少數病人偶爾表現為急性發作性腹痛,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卵泡破裂、異位妊娠破裂。

  2、低位腰痛

  疼痛部位相當於骶臀區域水平,少數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狀。經前期、長久站立和性交後加重。

  3、痛經

  特點是月經前數天即開始出現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內墜脹痛,有的還逐漸轉為痙攣性疼痛,到月經來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厲害,月經第二天以後明顯減輕。

  4、性感不快

  常訴稱性交時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為深部性交痛,有的幾乎難以忍受,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帶多等症狀都明顯加重,病人對性生活產生了厭煩。

  5、極度疲勞感

  疲勞感,無力完成自己所擔負的工作。

  6、白帶過多

  半數病人有白帶過多的症狀。白帶的性狀多為清晰的黏液,無感染徵。

  盆腔淤血的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注意症狀與體徵上的差異,除外其他有關疾病,適當應用盆腔靜脈靜脈造影及腹腔鏡檢查,即可做出較為可靠的診斷。以下幾點可以提供參考:

  1、病人多為生育年齡婦女,有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生產、流產史,繼某次生產或流產後不久,出現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經等症狀,但並無產後或流產後感染史。

  2、自覺症狀與客觀檢查所見不相適應。病人訴說的症狀多而嚴重,而婦科檢查僅見宮頸肥大、紫藍、有的有糜爛,子宮後倒於骶骨凹內,但如猛一觸動子宮頸或觸抵後穹隆,就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宮旁及附件區有明顯的壓痛及飽滿感。當企圖用手法使後倒的子宮體覆成前位時,患者更是感到疼痛難忍。

  3、常伴有經前期乳房腫痛及某些神經衰弱的症狀。

  4、雖曾被診斷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卻很少妨礙懷孕。

  5、對以往按慢性盆腔為所進行的各種治療均收效不大,甚至毫無效果。病人自覺有嚴重的婦科病,久治不愈,被婦科醫生視為難治之症。

  6、對於具有前述症狀,經婦科檢查及其他輔助診斷方法,如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而臨床疑為盆腔靜脈淤血癥,可行盆腔靜脈造影協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