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鍼灸治療效果

  中醫治療頸椎病的療效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認可,而由於近來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所以對頸椎病的治療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頸椎病的鍼灸療法

  根據中醫基本理論,頸椎病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頸椎病鍼灸治療的主要作用是舒經活血。根據循經取穴的原則,常用絕骨、後溪穴。因為後頸部為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所通過;側頸部為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所通過。絕骨穴屬足少陽膽經,是足三陽絡,為髓之會穴;後溪穴屬手太陽小腸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過督脈。故針於絕骨、後溪穴對頸項部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舒筋止痛之效。根據區域性取穴、鄰近取穴的原則,佐以頸椎天脊、風府、大椎、大杼、魄戶、天目、天柱穴,能治項強不能動,頸項及肩背疼痛等。治療時,一般留針12-20分鐘,每日鍼灸1次,療程按患者反應而定,一般8一12次即可見效。

  頸椎病的其他治療方法

  ***1***灸療:灸療是我國傳統醫學中鍼灸治療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以艾葉作為施灸的材料,與針刺穴位一樣,具有激發經絡,達到調節機體各器官組織功能的目的。其治療頸椎病的原則是強筋活絡。一般取天柱、大椎、風池、大杼、肩髃、肩井、後溪災,每日施灸2次,每次3-5壯,可用艾條懸灸。取天柱、大椎穴主要是疏調區域性經氣、通經活絡。取風池、大杼穴為祛風活血止痛。取肩髃、肩井穴主要為通經活絡。取後溪穴為通調督脈、活血止痛。

  ***2***穴位注射:用維生素B150毫克,或骨寧注射液和複方丹蔘注射液2毫升,加10%葡萄糖液5毫升一10毫升,分別取風池穴下方後髮際1.5寸處***指同身寸,下同***,頸夾脊穴、大椎穴兩側旁開0.5寸處及阿是穴注射。要根據不同病情和不同用藥安排注射時間和療程。

  ***3***溫針療法:取病變頸椎旁開0.5寸處,左、右交替取皮,配肩髃、陽池、天宗、曲池穴,捻轉進針,行平補平瀉法,將艾段套在距面板約20毫米的針柄上,從其下端點燃,待其自滅。主穴每次2-3壯,配穴1-2壯。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歇3日。

  ***4***電針療法。分別根據頸、肩、上肢疼痛,相應地取頸夾脊穴、阿是穴及天柱、風池、大杼、大椎、曲池、外關、合谷災,每次可選擇5-6個穴位,針刺得氣後,接通電療儀器,負極連主穴,正極連配穴,以脈衝電流刺激,頻率約200一250次/分,電流大小以患者舒適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4-5日鍼灸療法雖然簡單有效,不需要藉助其它裝置、藥物輔助等,但是在操作上還是必須具備一定嫻熟水平才能真正實施。

  當然鍼灸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相對於手術,它的危險性就很小了。患者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好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