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骨質疏鬆的飲食誤區

  中國傳統觀念中“吃什麼補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骨質疏鬆應該多喝骨頭湯,但是真相其實是湯中的鈣仍微乎其微。我們常常會走進哪些導致我們骨質疏鬆的誤區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骨質疏鬆飲食誤區

  一、喝骨頭湯補鈣

  據研究表明,一碗骨頭湯中所含有鈣量僅有1.9毫克,與更年期女性每日所需的幾百毫克以上鈣量相差太多,如果僅靠喝大骨湯來補鈣的話,他們至少要喝幾百碗才能達標。

  我們反對喝骨頭湯補鈣,但並不反對喝骨頭湯,骨頭湯裡面有膠原、磷脂、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且味道鮮美,對人體有益。

  二、蔬菜能補鈣

  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為70%~90%,此外便是數量很少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及纖維素。判斷蔬菜營養價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所含維生素B、C、胡蘿蔔素量的多少。根據科學分析,顏色越深的蔬菜,所含維生素B、C與胡蘿蔔素越多。

  綠色蔬菜被營養學家列為甲類蔬菜,主要有菠菜、油菜、捲心菜、香菜、小白菜、空心菜、雪裡紅等。這類蔬菜富含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及多種無機鹽等,其營養價值較高。

  乙類蔬菜營養次於甲類,通常又分3種:第一種含核黃素,包括所有新鮮豆類和豆芽;第二種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較多,包括胡蘿蔔、芹菜、大蔥、青蒜、番茄、辣椒、紅薯等;第三類主要含維生素C,包括大白菜、包心菜、菜花等。

  丙類蔬菜:含維生素類較少,但含熱量高,包括洋芋、山藥、芋頭、南瓜等。

  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鈣補得越多越好,這其實是錯的理念。大多數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就會出現肌無力,嚴重的可能導致血栓形成。所以鈣的攝入不能一次性過多,要均勻分配。

  四、牛奶喝太多易患骨質疏鬆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活性鈣,是人類最好的鈣源之一,1升新鮮牛奶所含活性鈣約1200毫克,居眾多食物之首,約是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豬肉的110倍,它不但含量高,而且中的乳糖能促進人體腸壁對鈣的吸收,吸收率高達98%,從而調節體內鈣的代謝,維持血清鈣濃度,增進骨骼的鈣化。

  吸收好對於補鈣是尤其關鍵的。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應喝400~500毫升,即兩瓶***兩袋***牛奶,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一瓶***一袋***牛奶。但最好不宜超過1000毫升,喝多了不易消化吸收。

  治療骨質疏鬆的食物

  1、維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質,如骨鈣素、蛋白質都需要維生素K才能發揮作用。維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時髖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女性和男性每日應分別補充90微克和120微克。

  有益食物:西蘭花、菠菜、甘藍、西芹等綠葉蔬菜。

  2、鎂

  骨質疏鬆的女性嚴重缺鎂。雖然鎂在骨骼的所有礦物中含量不過1%,但是缺鎂會讓骨頭變脆,更易斷裂。常人每天攝入400毫克即可。如果額外補充也有好處,因為能預防因補鈣而引起的便祕。

  有益食物:全穀物食品、糙米、杏仁、花生和菠菜。

  3、蛋白質

  骨骼雖然看起來不夠“活潑”,其實它們非常“忙碌”,一直處在不斷的分解和合成過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種關鍵營養素就是蛋白質。事實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質。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補充1克蛋白質,但也不能補太多。否則容易使血液呈酸性,從而消耗骨骼裡的鈣質,骨骼反而更受罪。

  有益食物:低脂奶製品、無皮家禽肉、魚肉,各種豆類、豆腐等。

  4、維生素B12

  2008年的研究表明,維生素B12攝入不足的人,骨質更容易流失。維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該代謝物質和心臟病、髖骨骨折均有一定聯絡。健康人每天攝入2.4微克的維生素B12即可。

  有益食物:貝類、瘦牛肉和低脂奶製品。50歲以上的人最好選擇補充劑。因為維生素B12不易被老人吸收。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