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科教版

  每一個政治知識點的掌握對學生們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有用。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承擔社會責任

  一、知識框圖

  二、考試要求

  考點1 責任

  理解責任的產生,掌握責任的含義。

  考點2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責任。

  應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責任。每個人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考點3 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代價、回報與責任的關係***

  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代價、回報與責任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特別要對“不計代價與回報”進行正確理解。

  考點4 承擔責任

  正確理解承擔責任的意義和不承擔責任的消極影響,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考點5 增強責任意識

  懂得增強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學會在相互衝突的責任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考點6 公平合作

  瞭解合作的普遍性。理解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識記公平的含義,辨別生活中的公平和不公平現象,採取正確態度客觀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

  考點7 正義、非正義

  識記正義、非正義的含義,能列舉生活中正義、非正義的現象,並進行判斷,從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選擇。

  考點8 義的作用、要求

  識記正義的作用及其要求,做有正義感的人,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式。

  考點9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識記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聯絡七、八年級知識加深對依法治國的理解。嘗試依法提出合理建議,用辯證的觀點、開放性思維方式分析有關政治現象。

  考點10 保障公平的制約機制

  識記制約機制包括監督制約、制度制約、程式制約。著重理解監督制約的原因,怎樣監督,以及其意義。明確目的是為了保證人民當家做主。

  考點11 確行使監督權

  辨別行使監督權的合法途徑和非法途徑,自覺培養民主法制意識,提高關心和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自覺性,掌握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方法。

  三、要點列舉

  1.責任的含義、產生

  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和不應該做的事,產生於社會關係之中的相互承諾,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來自對他人的承諾、養育關係、分配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道德要求、公民身份等。

  2.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責任我們在社會中生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每一個人在不同時期都會因為社會角色的變化而擔負起不同的責任。

  3.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回報、代價和責任的關係***

  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每個人在受惠於他人、受惠於社會。的同時,也承擔著對他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和應負的責任。承擔責任,是在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必然會有相應的付出,往往也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一個人在履行責任時,應該不計個人得失。在正常情況下,既少付出代價,又盡到責任,還獲得了合理的回報,是最理想的狀態。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即使沒有任何回報,也要負責任。

  4.承擔責任的意義

  ***1***積極意義: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 {並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種盡責和勝任的歡愉和滿足;能促使他人獲得安全感,得到有效合作和幫助;有利於社會發展和進步;是個人自尊、自信、自愛、自律的具體表現;是自主、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基本標誌;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

  ***2***消極意義: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會給他人、社會造

  成不良後果。

  5.增強責任意識

  從小培養責任感,該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學會在相互衝突的責任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敢於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6.公平合作

  良好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好的持久穩定的合作體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合作,各種共同活動都需要參與者相互合作。公平是權利義務的對稱。公平的合作要求人們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與責任。公平的合作有利於個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有利於個人的進步與發展;有利於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能夠滿足人們的合理期望,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7.正義、非正義

  一切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促進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一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阻礙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這種現象常通過人們的情感和行為表現出來。

  8.正義的作用、要求

  正義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穩定與和諧的支撐和保證,是實現正常競爭與合作的支撐和保證。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質。它首先要求是不傷害他人,第二個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其他基本權利。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式。

  9.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法律建設必須從立法開始。我國正不斷制定和完善法律體系。

  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設的中心環節,要求嚴格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法律。

  執法必嚴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必須嚴格、嚴肅,做到認真準確、不枉不縱。

  違法必究是指對一切違法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四個環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0.保障公平的制約機制

  需要加強監督機制。政府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需要制度制約。對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有明顯作用。

  需要程式制約。它主要通過法定的順序、方式和手續等方面來進行制約。 11.正確行使監督權

  監督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合法途徑主要有信訪舉!

  報制度、代表聯絡群眾制度、新聞媒體監督制度。

  四、重點難點

  理解責任與角色的關係。應把個人和社會的關係聯絡到一起理解。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不同的時代責任也不相同。

  理解代價、回報與責任的關係。懂得在很多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要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的評估,做出合理的選擇。該知識點大多出現在材料題中,更多的是聯絡怎樣增強責任意識來理解。

  把握好社會需要公平合作。公平與合作的關係是該知識點的難點。可從公平的含義和公平合作的要求人手理解。

  能認識清楚社會需要正義。可從正義、非正義的含義、表現以及正義的作用人手理解。

  正確理解依法治國。首先應注意在七、八年級都涉及依法治國,所以在理解時應注意全面性。

  瞭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可通過案例分析理解。聯絡七年級“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的知識就更容易掌握為什麼要有監督機構,怎樣行使監督權。

  五、熱點

  1.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洪戰輝等人

  2.中俄石油合作

  3.人民的好警察評選活動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報效祖國

  一、知識框圖

  二、考試要求

  考點1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巨集偉目標的內容、時間,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性。

  考點2 總體小康

  理解總體小康的特徵,實現全面小康的條件。

  考點3 當今世界的主旋律

  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以及它們的關係,能運用知識分析當今社會的現象。

  考點4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識記和理解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分析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考點5 科教興國

  瞭解中國教育取得的成就,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和發揚創新精神的必要性。

  考點6 理想

  識記理想的含義、分類,理解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關係。

  考點7 艱苦奮鬥

  理解新時期應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必要性,能正確選擇成才目標,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三、要點列舉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目標。

  ***3***全面教刨慷社會的奮鬥目標的時間是本世紀頭20年。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藍圖是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5***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關鍵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

  ***7***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

  ***1***總體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

  ***2***總體小康水平的特點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

  ***3***實現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條件。

  3.當今世界的主旋律

  ***1***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使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4.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1***中國50年來的成就: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日益增強。

  ***2***我國面臨的機遇有:一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二是新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大大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促進世界經濟的競爭與融合。三是世界經濟進入持續增長時期,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趨勢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3***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5.科教興國

  ***1***科技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我國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麵臨的嚴峻挑戰。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要性和意義。

  ***4***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6.理想

  ***1***理想的含義

  理想是關於未來的藍圖和設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2***理想的分類

  按內容劃分,有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占主導地位、起核心作用的是社會理想。

  ***3***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我們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將是5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9面發展的社會。

  ***5***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理想的關係

  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9段。只有實現了共同理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準備好物質條件,奠定好思想基礎。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

  目的。

  7.艱苦奮鬥

  ***1***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為了實現理想而艱苦開拓的奮鬥史。

  ***2***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3***艱苦奮鬥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不斷得到發揚光大。

  ***4***艱苦奮鬥是理想轉化為現實的重要條件。

  ***5***新時期應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8.立志成才

  ***1***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青年學生樹立理想,選擇成才目標的前提和標準。

  ***2***從實際出發,這是青年學生選擇恰當的成才目標的出發點。

  ***3***肩負使命,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是我們青年學生的必然選擇。

  四、重點難點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以及二者的關係。

  國際競爭的實質。

  科技和教育在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要性。

  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及二者的關係。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及最關鍵性目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

  面對總體小康的特點,以及我國採取的措施。

  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熱點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全面建設刀、康社會,黨和國家十分重視“三農”問題。

  熱點2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