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上好一堂體育課

  體育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還是“塑造人類健美的建築師”。那麼體育教師如何上好一堂體育課呢?小編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的工作。

  一、備好課,作好充分準備,做好學情分析,掌握場地器材情況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首先是備課。可以說備好了一份教案,課就成功了一半。體育教師在寫教案前應認真鑽研教材,這樣才能策劃出好的教案,搭配選擇要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內容,才能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有利於展示自己符合教師自身特點和學生特點的教材。另外,課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因病、傷,女生特殊情況不能正常上課,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在上室外課前,教師要認真檢查場地和各種器械,比如:單槓、雙槓應確保牢固,跑道確保平整、球類場地器材確保正常使用,發現問題及時與學校有關部門聯絡,消除事故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認真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寬嚴結合是學習的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體育課中,應該嚴格紀律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應調整自己的情緒到最佳狀態,在教學中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就可影響、感染學生、使他們精神振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講解要明確,示範要標準。動作必須按照體育教學中的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練習也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要選擇責任心強的學生做好保護,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注意培養體育小骨幹,充當教師的左右手。在課中教師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調整,對未能完成動作的學生給予幫助,使其建立自信心,對於完成動作優秀的學生給與表揚,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體育教師上課組織要嚴密,特別是學生分組活動前,一定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做好各種安全保護措施。現代體育教學要堅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因此,體育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在想什麼?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組織教學需要把握好三要素:

  第一、教學目標合理。目標的制定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學力基礎。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反映出教學者的教育理念和行為追求。好的體育課教學目標應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這一理念,應主要選用反映外部行為變化的詞語來陳述,說清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活動後,其內在的能力或情感的變化,並儘量使這種變化可觀察可測量。

  第二、教學過程科學、有效。教學過程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合理引導,組織學生科學鍛鍊,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具體表現在:1、準備活動充分,有針對性,能為本課學習打好基礎,為學生的學習做好生理、心理、知識和技能上的準備。2、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練習難度和要求適中,能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3、教學活動體現一定的自主,學生練習氣氛活躍了,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練習,並能恰當的使用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4、教學能夠體現差異性,能關注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5、體育課的運動量、負荷強度和練習密度要適中,要有利於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體能發展和身心全面發展。6、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學習態度、情誼表現和合作精神等。7、放鬆活動有針對性,主動放鬆與心理調節相結合確實對學生的身體放鬆起到積極作用。8、場地設計或教學資源的利用科學、合理、有效。

  第三、注重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格的體育教師應具備以下素養:

  ***一***形成獨特的風格。體育教師的一聲口令,一個示範、一個眼神,無不顯示教師的魄力和風采,而這一點一滴無不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講解和示範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關鍵環節。所以,體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善於發現自身的長處、特點,加以強化,改進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展示自己的風格。

  ***二***培養良好的教態。教師就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體育教師日常工作態度的影子。如果體育教師平時沒有踏實的工作態度,勢必在教學過程中露出“馬腳”,使人“窺一點而知全貌”,要注重身教大於言教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三***積累寶貴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人的思維空間是有侷限性的。經驗不僅要自己積累,更要積極向他人學習。

  三、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改變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活動,教師只有以情感人,才能產生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從而激發運動興趣,學習動作記得快,領會深,就是較難的動作,做起來也感到容易;因此,體育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在想什麼?要懂得尊重學生,學會低下身子和學生交流。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傳統教學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體育成績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根據。我們要轉變這種陳舊觀念,尤其是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體能、知識技能,更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態度、情緒表現與合作精神,體育教師要學會多維評價。要善於對學生說“你真棒”,“加油,好好努力”,“你能行”,使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教師,我們的一個微笑、一記掌聲和一句鼓勵,都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我認為衡量一節體育課是否成功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汗、會、樂。

  所謂“汗”,當然也就是要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出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汗”代表學生一節體育課的運動量或者運動強度。如果在一節體育課中,學生沒有出汗,最起碼我們可以說這節課的生理負荷的量或者生理負荷的強度不夠。如果生理負荷的量或強度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學生就達不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所謂“會”,不但是指要使學生學會某一項動作技能,還應使學生學會通過各種體育運動形式鍛鍊身體的方法。比如說,如果是一節技能學習課,那麼就應使學生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和練習方法;如果是一節遊戲課或者體能發展課,就應使學生在達到鍛鍊身體目的的基礎上,學會通過這些遊戲等形式鍛鍊身體的方法。

  第三個字是“樂”。這裡所指的“樂”,不單是指要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在運動中得到快樂,還指學生要樂於學習,也就是說應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教師主動地教,學生勉強的學。這也是上好一節體育課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學生樂學,那麼,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他都會主動通過體育運動去鍛鍊身體。

  一節體育課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諸多因素,體育課教學從指導思想到教學目標,從教學內容到組織形式,從練習方法到教學環境,從教師的要求到課堂上的及時評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之,上好一節體育課在以上基礎上,完成的關鍵還在於精心設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議體育教師在搞好本專業的同時,還要捕捉多方面體育資訊,加強多方面的知識學習,充實自己;體育教師應從教材、教學條件、學習性格、學生生理、心理、家庭、社會、學校體育等多方面去把握,認真對待每一節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