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之文化考閱讀答案

  “囧”是一流行的表情符號,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囧之文化考》閱讀材料

  “囧”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路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路聊天、論壇、部落格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二,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囧”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一個漢字”。

  “囧”在網路的使用,最初的啟示來自日本,Orz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網路象形文字,這種看似字母的組合並非念成一個英文單詞,而是一種象形的符號,在日文中原本的意義是“失意體前屈”,代表一個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這個人的頭、r代表手以及身體,z代表的是腳。日本人最初在網路上,例如在***、IRC聊天室以及即時通訊軟體中廣泛使用這個符號,來表現他們失意或沮喪的心情。

  中國臺灣地區的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替換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體前屈的頭部具有了更加寫意的表情,寫作“囧rz”。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從字典裡復活,被賦予的新意是:悲傷、無奈或者極為尷尬的心情。要理解這一點很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張人臉,那麼“八”就是兩道因悲傷和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當一個人說“我很囧”時,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樣。而“囧”字的發音和“窘”完全一致,簡直再完美不過。

  網路代表了新技術和新文化,在這個平臺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隨著舊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網友們把古老的漢字翻出來,賦予新鮮的含義,讓人看到古老和現代的巧妙對比。然而,這件事最妙的地方還不止於此。“囧”字的構成在中文造字法裡屬於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戶,“八”和“口”構成了雕花的窗櫺。有窗就有亮,引申而來就變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現代網民在使用“囧”字的時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樣的方法,也是採取“象形”,不過把窗子變成了人臉。為什麼很多人不分代際,都能迅速接受這個字的網路新含義?因為他們接受的不是某種從天而降的新發明新創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應用;同時,又因為傳統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接受了這種新鮮的詮釋。由此可見漢字的字形只是外殼,它的核心是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當漢字出現之後,中國人習慣了文字和形象之間的直接關聯。所以,儘管時光流逝,“囧”字已經幾乎被人們完全遺忘,但是一旦有機會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又可以恢復鮮活的生命力。想到後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一定有什麼東西是所有中國人共通的,它不隨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化而消亡,所有中國人可以憑藉它而彼此相認,永不相忘。

  漢語之所以始終有鮮活的生命力,是因為人民始終在參與這個遊戲,並且在這個遊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許一段時間之後,《新華字典》裡會增加一條新的解釋。而我們的後人在一千年後翻出這個字,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現在的感受。想到那麼久以後漢語還依然存在,讓人覺得很寬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讓人覺得非常之囧。

  《囧之文化考》閱讀題目

  1.下列選項中關於“囧”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囧”字是目前在中文地區的網路社群間使用最頻繁的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之一。

  B.“囧”字最初來自日本,在使用的過程中,發展成為一種網路象形文字。

  C.“囧”字被網民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從這個字可以想象出人的表情。

  D.“囧”在中文造字法裡屬於象形,其形狀像古代的窗戶,有窗就有亮,引申為光明之義。

  2.下列不屬於“囧”被網民迅速接受並使用的原因的一項是[ ]

  A.代表新技術、新文化的網路催生了新事物。

  B.古老的象形造字法使“圃”具有了新的含義。

  C.傳統文化自身的力量接受了新義的詮釋。

  D.中國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可以彼此產生文化認同。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臺灣地區網民把日文“Orz”替換為“囧rz”,使得日文中的失意體前屈的頭部具有了更加寫意的表情。

  B.現代網民表達“悲傷、無奈或者極為尷尬的心情”時使用的“囧”字,也是採取“象形”,不過把窗子變成了人臉。

  C.因為網民參與了“囧”字的造字遊戲,並且在這個遊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使得漢語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D.“囧”在網路中的應用,或許會使《新華字典》增加一條新的解釋,後人使用新的含義的時候,也會感受到我們現在的感受。

  《囧之文化考》閱讀答案

  1.B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