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薛元超傳閱讀答案

  薛元超,唐朝宰相,著有《薛元超集》,其事蹟見於《舊唐書薛元超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舊唐書薛元超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舊唐書薛元超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歲襲爵汾陰男。及長,好學善屬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靜縣主,累授太子舍人,預撰《晉書》。高宗即位,擢拜給事中,時年二十六。數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俄轉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中書省有一盤石,初道衡為內史侍郎,嘗踞而草制,元超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永徽五年,丁母憂解。明年,起授黃門侍郎,兼檢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辭,兼好引寒俊,嘗表薦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義方、孟利貞等十餘人,由是時論稱美。後以疾出為饒州刺史。三年,拜東臺侍郎。右相李義府以罪配流嶲州,舊制流人禁乘馬,元超奏請給之,坐貶為簡州刺史。歲餘,西臺侍郎上官儀伏誅,又坐與文章款密,配流嶲州。上元初,遇赦還,拜正諫大夫。三年,遷中書侍郎,尋同中書門下三品。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時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與諸王同預私宴。又重其文學政理之才,曾謂元超曰:長得卿在中書,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東都,太子於京師監國,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臨行謂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閒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於是元超表薦鄭祖玄、鄧玄挺、崔融為崇文館學士。又數上疏諫太子,高宗知而稱善,遣使慰諭,賜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祿大夫,聽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贈光祿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學知名,聖歷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諫大夫。

  ***節選自《舊唐書薛元超傳》,有刪改***

  《舊唐書薛元超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B.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C.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D.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爵,繼承爵位。按規定,第一繼承人承襲原有爵位,其餘繼承人減三等襲爵。

  B.草制,草擬製書。制是皇帝的命令,制書是用以頒佈國家重要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C.丁母憂,遭逢父母喪事。父母死後,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一般三年,官員還需要辭官。

  D.陪葬,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靈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墳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種恩寵。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元超好學,擅長寫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讓他參加修撰《晉書》;高宗即位以後,讓他兼修國史。

  B.薛元超受到人們的稱頌。一是因為他擅長文辭;二是因為他喜歡引薦寒門才俊,曾經上表舉薦過十幾個人。

  C.薛元超一生數遭流貶。先因與上官儀有文字之交,受到牽累;後又上書進諫,為李義府請求馬匹代步而被貶。

  D.薛元超很為唐高宗所寵信。他經常被召入宮中和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會;高宗到東都,讓他留下輔佐太子。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數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吾子未閒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舊唐書薛元超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D 解答文言斷句題目,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結構。時高宗幸溫泉校獵結構完整,其後應斷開,故排除A、C。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句意完整,其後應斷開。排除B,選擇D。]

  5.C 丁憂指遭逢父母的喪事;丁母憂指遭遇母親去世。]

  6.C 時間錯位。薛元超先是因為上奏朝廷給流放的李義府馬匹乘坐,被貶為簡州刺史;後因為與上官儀有文章交往,在上官儀被殺後流放到嶲州。]

  7.***1***薛元超多次上書陳述君臣政體和時政得失,高宗都讚許並採納。

  ***2***只是我的兒子不熟悉政務,關西的事情,都託付給你了。我對你寄予的希望已經很深,你不能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