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打一成語的答案

  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父母之邦

  解釋

  邦:國家。指祖國。

  出處

  《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辨析

  【拼音】: fù mǔ zhī bāng

  【舉例造句】: 邦國如是,奚能淹留?吾見放於父母之邦矣。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

  【拼音程式碼】: fmzb

  【近義詞】: 父母之國、父母國

  【燈謎】: 祖國

  【用法】: 作賓語;指祖國

  【英文】: mother country

  【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在冉求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閒居起來,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等

  造句

  ***1*** 歐洲,而不是英國,才是北美的父母之邦.

  ***2*** 明國終究是父母之邦,人之常情啊,那你又是怎麼入廣寧軍,還做了孫得功的手下?

  ***3*** 之風氣,國民愛戀父母之邦,如無以死固守之念,雖有公私法律,國將一日無存。

  ***4*** 但我如今為著父母之邦憂心,方寸已亂,且容今後思量。

  ***5*** 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我們首先要了解的,臧文仲是孔子父母之邦——魯國的大夫,為臧孫氏,名辰。

  ***6*** 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當初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母國,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戰爭,孔子很著急,想不出來要派誰出去遊說。

  ***7***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8*** 其實孔子並非是寄希望於魯國公,而是寄希望於魯國——他的父母之邦。

  ***9*** 凡炎黃子孫,自當顧落葉歸根之情,懷狐死首丘之念,以興父母之邦!

  ***10*** 但是既然都是一樣的人,那人生的道理也是一樣相通的,也有自己的父母之邦,也要遵循一樣的………

  ***11*** 此外,他為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多次遭到貶謫,卻絕不離開父母之邦,所謂“雖遭三黜,不去故國;雖榮三公,不易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