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的常識有哪些

  想要冬季過得好,必須掌握一些冬季養生小常識。那麼你們知道冬季養生有什麼常識嗎?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冬季養生的相關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養生的常識

  1、少吃生冷、寒涼食物

  冬天如果吃了生冷或者寒涼的食物,那麼很容易引發各種胃腸道疾病。所以說,為了身體健康,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身體以及胃部的保暖工作,少吃一些寒涼食物,特別是一些體虛、身體比較差的人群。另外,想要達到暖胃的功效,那麼可以在日常飲食中適量的加入一些胡椒或者是生薑,這些都能夠起到暖胃、保健脾胃的功效。

  2、注意保暖,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

  首先要儘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陽氣受到傷害。接著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儘量待在溫度室中的房間哩,減少外出次數。如要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因此應減少洗澡次數,及洗澡過程的保暖動作,幼兒、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

  3、注意作息時間,儘量早睡

  最簡單、最便宜、也最好的進補是早睡,每天不晚於11點睡覺。專家強調,夜晚之於人體就相當於冬季之於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覺,晚上11點是子時,也就是人體的冬天,睡著了陽氣才能藏入身體,醒著陽氣浮於體外,這個時候睡覺了,人體的陰、精、氣、血、陽氣都補了。

  4、活動手腳,增加室外活動

  冬季保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助於調節新陳代謝機能。由於立冬後,天氣漸寒冷,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鍊之前一定要注意熱身。先進行慢跑使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運動時衣著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鍛鍊專案的選擇也要因人而異。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能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等。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避免冷空氣的刺激,運動最好選擇在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以免誘發疾病發作。

  5、戒菸酒、濃茶、咖啡

  冬天養生知識除了以上的幾條之外,還需要對菸酒、濃茶以及咖啡說不,這樣身體才能夠更加的健康。通過研究發現,長期抽菸容易導致腸胃出現消化性潰瘍,而喝酒則會出現胃出血等等情況,長期喝濃茶以及咖啡,對於胃黏膜的傷害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說,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對這些飲品還有菸酒說NO。

  冬季養生喝的粥類

  1、甜漿粥

  大米50克洗淨與新鮮豆漿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許,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大豆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潤澤肌膚的功效,豆漿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並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潤膚的作用外,對體虛久嗽、便祕等症亦有良效。

  2、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淨切小塊,與粳米150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們常食之佳蔬。《綱目拾遺》載,番薯可“補中、和血、肥五臟”。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本粥便據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3、燕麥粥

  蒸麥50克同適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麥又叫油麥、裸燕麥,性味甘平,是一種高蛋白食品,其補虛健脾營養價值很高。常食此粥,對保持面板彈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顯著效果。

  4、脊肉粥

  取脊肉50克洗淨切小塊,用少許油炒後與粳米50克、適量水同煮成粥,加食鹽少許調味,早晚空腹食用。

  《隨息成飲食譜》載,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起洭羸。豬脊肉的特點是色白麵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等多種具有美容作用的營養成分。本粥除體虛面色不悅之人食外,平素健康之人常喝此粥,有防皺除皺的作用。

  冬季養生的食物

  第一、藕

  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大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的說法。

  第二、黃鱔

  秋冬食鱔,不但補益力強,而且對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冬季飲食中,如燒鱔段、清燉鱔段、炒鱔絲等,均為保健美食。

  第三、栗子

  栗子具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作用,還有補胃之王的美譽。

  第四、紅棗

  紅棗具有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功效,如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燉食,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