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八大法則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屬陰,故要“去寡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大汗。 二要健腳板

  健腳即健身。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熱水洗腳,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迴圈。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效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要防犯病

  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魯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要水量足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仍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五要調精神

  冬天確實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冬天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六要空氣好

  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要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提倡晨起食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量適宜。

  八要入睡早

  冬日陽氣蕭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臥遲起”,強健身心。

  冬季養生需注意

  冬季養生先從養心開始。冬季來臨,要以養生為道。心態平和,多靜少思,保持心情暢達樂觀,才能減少生病。年終歲尾,往往工作壓力較大,因此,要防止過度勞累,避免身體長期“超負荷運轉”而積勞成疾。還要注意少為瑣事勞神費心,更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冬季養生養腎是關鍵。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如何對腎保養得當,則可以慢慢積蓄能量,為來年預先儲存元氣,必將使身體大大受益。合理安排起居作息,能夠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則可養精蓄銳。

  冬季養生要適當滋補。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甲魚等,都算作冬季滋補的上品,進補的佳品,只要不進補過剩,均是很好的選擇。還有一些滋補類食物,比如芝麻、木耳、黑棗、黑豆、海蔘、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冬季養生不要忽視養腳。冬季氣溫低,保暖是不可忽視的。只有身體暖,才會氣血通,也才會避免疾病和意外的發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慢,而且腳部的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因此,保持腳部的溫度,穿的暖一些的鞋子,經常用熱水泡泡腳,能有效提高抵抗力,減少生病。

  冬季養生要走到戶外去。有的朋友冬天願意“貓冬”,不願到戶外去,這是非常不科學的習慣。儘量選擇空氣質量好,陽光溫暖和煦的天氣,到戶外做適當的運動,同時晒晒太陽。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運動也要順應自然規律,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建議慢跑、打拳、做操等。年紀大的朋友只要散散步就好。

  冬季養生切忌食物冷熱不當。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脾胃血管,損傷脾胃,使血流不暢,嚴重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迴圈,而過熱食物進入腸胃後容易損傷食道,還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有損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