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健康教育內容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的提高,社會的迅速發展對我國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因此,進行健康教育很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目標

  知道個人衛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初步掌握正確的個人衛生知識;瞭解保護眼睛和牙齒的知識;知道偏食、挑食對健康的影響,養成良好的飲水、飲食習慣;瞭解自己的身體,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加入同伴群體的技能,能夠與人友好相處;瞭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識,掌握一些簡單的緊急求助方法;瞭解環境衛生對個人健康的影響,初步樹立維護環境衛生意識。

  二.基本內容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等垃圾;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換衣、勤洗頭、勤剪指甲***包含頭蝨的預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預防***;不隨地大小便,飯前便後要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正確的身體坐、立、行姿勢,預防脊柱彎曲異常;正確的讀寫姿勢;正確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選擇適宜的牙刷和牙膏;預防齲齒***認識齲齒的成因、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檢查***;適量飲水有益健康,每日適宜飲水量,提倡喝白開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規律;偏食、挑食對健康的影響;經常喝牛奶、食用豆類及豆製品有益生長髮育和健康;經常開窗通氣有利健康;文明如廁、自覺維護廁所衛生;知道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2***疾病預防:接種疫苗可以預防一些傳染病。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與同學友好相處技能。

  ***4***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三、切實上好健康教育課。

  1、學校教導處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做到有教師、有教材、有教案、有課表、有考核,確保開課率達到100%,全面提高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2、認真進行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要在各學科中有意識滲透健康教育知識,確保100%的學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認真做好健康教育評價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力爭各項指標達標。

  4、積極組織健康教育任課教師認真學習鑽研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堅持集體備課,進行教研活動,及時總結交流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1、學校大隊部是健康教育宣傳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講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利用紅領巾板報辦好健康教育專欄。

  2、利用校園電視網路開展專題衛生講座,宣傳衛生和健康知識。

  3、進行健康知識競賽和健康實際操作能力競賽。

  4、利用主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為習慣教育。

  健康教育是學校創衛工作的重點,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檔案、材料、照片等及時進行收集、整理、歸檔,確保健康教育檔案的完整與準確。

  小學生健康教育知識

  一、不要喝生水

  ***一***什麼是生水

  生水就是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的水,比如河水、雨水、家裡的自來水等。生水裡含有很多的雜質和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有害物質。喝了這些生水,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

  ***二***喝生水對身體的危害

  人喝了生水之後,就會有很多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進入到肚子裡。有的人喝了生水沒有馬上生病,可能是病菌的毒力比較弱,人身體內部的抵抗力強的緣故。如果身體虛弱,過分疲勞,得了傷風感冒之類的疾病,身體抵抗力差了,就可能被喝進體內的病菌、病毒侵害身體。

  另外,寄生蟲卵也會發育生長,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三***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少年兒童的抵抗力不是很強,喝了生水之後容易生病,長期飲用生水,對成長不利。我們衡量水是否乾淨的標誌,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經過消毒,將水燒開是水消毒的最常見的辦法之一。實驗證明,當燒開之後,水溫達到100度時,水中含有的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全被消滅,從而達到消毒作用。這樣的水喝了之後才是安全無害的。

  另外,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多喝25攝氏度至30攝氏度的新鮮白開水,可以預防和治療咽喉炎和上呼吸道粘膜炎。對某些面板病也有治療作用,更有利於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因此,少年兒童要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要點:

  1.要主動飲水。

  滿足人體對水分的要求,應當依靠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渴也要喝水,就是主動飲水。

  主動飲水是指科學飲水,以溫開水為主,少量多次,小口慢飲,以經常保持口腔溼潤為限度。而不要聽憑“口乾、嘴苦”發出喝水的“指令”才被動的飲水。

  2.怎樣保證飲用水的質量?

  飲用水要做到全面無害處理。經過煮沸的開水,只是無害的一個方面。要做到真正衛生,無害健康,還得從燒開水到儲存水都要保證水的純淨無害。在燒開水時,要用新鮮的冷水,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燒開,沸騰後1~2分鐘,即可殺死水中細菌和寄生蟲卵,並使有害雜物沉澱,最多不超過5分鐘。水倒入保溫瓶中,不宜儲存過久,在室溫下不宜超過3天。這是因為飲水中都含有微量的硝酸鹽,煮沸時間過長,儲存時間過久,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劇毒的致癌物質。

  保溫瓶的瓶膽內壁的水垢,是難溶於水的沉澱物,其中有的金屬具有致畸形、致突變或致癌作用,應該及時清除。

  3.何時飲水最好呢?

  攝取水分不能隨心所欲,要找出飲水的最佳時間,對身體健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早上起床後是空腹飲水的最好時候。因為夜間顯性或非顯性排汗和尿液等生理性失水,使機體相對缺水,從而導致血液濃度增高,血流減緩,引起體內代謝廢物堆積。此時飲水有助於消除上述現象。

  每日三餐前一小時,也是飲水的好時候,它可以保證分泌足夠的消化液,而且在食慾的影響下,可迅速補充到全身各組織細胞,有利於對營養的吸收。晚上睡覺之前,飲用一定數量的水可以避免夜間過多的缺水。其他的時間,根據你自身情況,酌情掌握。

  4.飲什麼水呢?

  飲水要飲活性水。所謂活性水就是煮沸的水裝進容器內,塞上口,放入涼水中,讓溫度急劇下降到20攝氏度左右,這種水便會產生奇異的活性。水的活性增強,易被細胞所吸收。這種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改善免疫能力。

  注入保溫瓶和茶杯中的活性水要塞好塞子,蓋好蓋子。不然在空氣中暴露1小時以上,便會失去奇異的活性。

  5.為什麼飯前一小時是飲水的最好時間?

  吃飯前喝水和吃飽飯中喝水,容易沖淡胃液,不利於消化。要是在吃飯前1小時飲下一杯白開水,情況就不同了。水被吸收後,補充進細胞,給消化液提供充足的水分,對消化十分有幫助。你不妨試一試,看看感受如何。

  二、蔬菜和水果

  ***一***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在人體需要的營養中,有一種很特殊的東西,叫做維生素。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有20多種主要的有A、D、C、B1、B2、B6等6種。

  蔬菜、水果同其他許多食物一樣,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幾乎所有的蔬菜都含有維生素C,有一些蔬菜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B2,維生素E。

  有些水果的味道綿甜可口,有些酸甜適中,而且裡面含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非常喜歡吃。水果是提供維生素C和無機鹽***比如:鈣、鉀、鐵、銅***的重要來源。

  蔬菜和水果就像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維生素大倉庫。

  ***二***維生素缺乏對身體的影響

  身體裡少了維生素,就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毛病。

  如少了維生素A就會使人視力下降,面板乾燥缺乏彈性,容易得眼病和呼吸道傳染病。嚴重缺乏維生素B1,會得腳氣病、腸胃炎等;少了維生素B2就會引起口腔裡起泡,神經失調等。少了維生素C,會使人貧血,患壞血病。

  ***三***蔬菜水果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就是這麼奇妙,有的小朋友還要挑食,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使正在生長髮育的身體補充不到足夠的維生素和其他的營養,這是多大的損失呀!

  蔬菜是我們吃的所有食物當中最重要的食物。它是人體所需要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無機鹽的重要來源。蔬菜由於含有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對促進消化起重要作用。

  水果中還含有有機酸、果膠、維生素和酶,和蔬菜一樣也可以刺激胃的蠕動和促進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和排洩。但是,小朋友們要記住,吃水果時,一定要清洗乾淨。而且不要因為水果好吃就多吃,吃多了,反而對身體有害處。

  要點:

  1.水果切開後為什麼會變成褐色?

  當果實被切開、揉搓或受其他損傷時,果實裡的酚氧化酶和酚類物質區域分佈受到破壞,它們之間互相接觸就發生了氧化反應。其中的酚氧化酶很快就會把創傷部分的酚類物質轉化為醌,醌類物質馬上又經過聚合作用,而產生出一種有色物質,從而使植物果實改變了顏色。因此,水果切開後變成褐色,並不是水果髒了。

  2.維生素的分類。

  維生素主要來源於植物食物,按其溶解性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B2、B6、B12、煙醯胺、葉酸、生物素和維生素C。

  3.為什麼要儘可能吃涼拌蔬菜?

  蔬菜在一般油炒的情況下,加熱時間如果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維生素C儲存率為50%~70%左右。而熬煮的菜,由於用水量多,加熱時間長,其維生素C儲存率大大低於急火快炒方法做的菜。所以,適宜生吃的蔬菜儘可能涼拌吃。

  4.如何保持體內的維生素平衡?

  營養學家告訴我們,從理論上講,只要飲食結構合理,膳食平衡,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即不偏食、少吃油炸食品,一般無需額外補充維生素。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食品加工、烹調不當等因素,會造成維生素流失。補充時,宜服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分別有B1、B2、B6、B12等,可服用複合維生素B。總之,一旦缺乏某種維生素需要補充時,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5.為什麼要多吃胡蘿蔔?

  胡蘿蔔有紅、白、黃等顏色,以紅、黃兩種居多。它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及大量的澱粉、糖類和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

  胡蘿蔔根的顏色越深、越紅說明它含胡蘿蔔素就越多,顏色越淡、越白則說明胡蘿蔔素的含量越少。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它們天然存在於食物中,人體不能合成,需要量甚微,既不參與機體組成也不提供熱能,但在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營養學上按其溶解性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前者包括維生素A、D、E、K,後者包括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B1、B2、B6、煙酸、葉酸、泛酸等。

  脂溶性維生素大部分貯存在脂肪組織中,通過膽汁緩慢排出體外,過量攝入,可致中毒。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僅有少量貯存,且易排出體外,因此,必須每天通過飲食供給。當供給不足時,易出現缺乏症。

  ***一***維生素A

  維生素A又名視黃醇,是視網膜感光色素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有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增強對傳染病抵抗力的作用,在合成糖蛋白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為人體生長、生殖和維持生命所必須,對兒童更為重要。

  缺乏時可發生乾眼病和夜盲症等。大部分來源於植物的某些類胡蘿蔔色素,動物的肝、腎、蛋黃、奶及奶製品中的含量也很豐富。我國人民營養素供給量,成人和5歲以上兒童每日需要維生素A 2500國際單位***750微克視黃酮***或攝入胡蘿蔔素4毫克。每1國際單位維生素A 0.3微克視黃酮。

  ***二***維生素B1

  維生素B1又名硫胺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參與細胞中丙酮酸代謝,完成碳水化合物代謝。維生素B1還可刺激胃的收縮,促進胃內容物排空,有增進食慾,營養神經,維護心肌,消除疲勞等作用。維生素B1長期缺乏或不足,可引起腳氣病和神經炎。膳食中維生素B1以酵母、豆類、麥類、糙米和動物的肝、心、腎等食物為主要來源。維生素B1供給量5歲以上兒童為每日膳食中1.2~1.8毫克。

  ***三***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機體中許多主要輔酶的組成成分。這些輔酶與特定蛋白質合成黃素蛋白,能起到促進細胞的氧化還原作用,是組織呼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缺乏維生素B2可引起口角炎、舌炎、瞼緣炎、面板的炎性反應、潰瘍等。由於核黃素參與機體能量及蛋白質代謝,故規定膳食中核黃素供給量和硫胺酸相同,即每日膳食中1.2~1.8 毫克,富含於動物內臟、蛋、奶等食物中。

  ***四***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功能是促進膠原的形成。還能促進抗體形成,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鈣和鐵的吸收。維生素C缺乏可出現皮下毛囊周圍出血,齒齦出血,雙腿腫脹,肌肉疼痛、貧血等。

  新鮮水果和蔬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馬鈴薯和紅薯也是維生素C較好的來源,動物的肝、腎等次之。建議供給量為每日45~90毫克。

  ***五***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耐熱和不易被氧化的特點。維生素D又分為D2和D3兩類,前者是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轉化而來,後者是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形成的。人與動物的面板和組織中都含有7 -脫氫膽固醇。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照射下生成維生素D3前體,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D3。兩種維生素D對人體的功能相同。

  維生素D具有增加鈣、磷在小腸內的吸收,促進牙齒和骨骼正常生長的功能,為調節鈣、磷代謝所必須。缺乏維生素D可引起嬰幼兒佝僂病、兒童軟骨病或成人骨軟化症,並易形成齲齒及副甲狀腺腫大。動物肝臟、魚肝及蛋類食品中富含維生素D3,奶類中維生素D3含量不高,故以奶為主的兒童應適量補充魚肝油,以利其生長髮育。對大齡兒童,經常接受日光照射是獲得維生素D3的最好來源。動物肝臟、海魚、蛋黃中富含維生素D。建議供給量為每日10微克***400國際單位***。

  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一***合理飲食

  我們在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一日三餐了,小朋友們都知道啊!可是,為什麼有時候卻做不到呢?吃不好一日三餐,對小朋友的成長髮育,是非常有害的。

  小朋友在吃飯時,喜歡專揀自己愛吃的菜。這樣長期偏食、挑食下去,會導致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的。

  還有,小朋友要少吃零食,最好儘量的改掉愛吃零食的壞習慣。吃多了零食,就不愛吃正餐了,保證不了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

  做到合理的飲食,實在是很容易的事。給自己制定有規律的飲食制度,全天的食物按一定次數、時間間隔、數量、質量分配到各餐。這樣,食物中的營養素就能充分的消化吸收而被身體裡各器官利用,發揮更好的作用,對身體的生長髮育是至關重要的。

  ***二***吃好一日三餐

  俗話說:“早飯吃好,中飯吃飽,晚飯吃少。”這是很有科學道理的。小朋友照著這個給自己安排一日三餐,準沒錯,因為一天中,上午的課比較集中,所以小朋友的體力消耗大,需要補充能量。早餐必需要吃得有營養,像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什麼的,千萬不能不吃早餐哦,餓起來的滋味可是很難受的,頭暈眼花,沒精神,還在上課時迷迷糊糊打起瞌睡來,嚴重時甚至很有可能會暈倒。這都是因為不吃早餐血糖降低的緣故。中餐也一樣,如果不吃中餐,便沒有精力來學習。中餐一般是一天中進食最多的一餐,所以食物要豐富些。各種蔬菜和葷菜都得有,以保證攝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物質。晚飯也不要忽視了。在這個時間,身體的活動量減少了,需要的熱能較少,消耗也不多。如果吃得很多,反而加重了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會妨礙消化和營養吸收,晚上睡覺還會作惡夢呢!但也不能吃得太少了,免得睡覺時肚子餓,影響休息。晚餐最好吃些蔬菜之類清淡的食物,讓我們腸胃在夜間能好好的休息。

  要點:

  1.學生每人每天要吃多少糧食才合適呢?

  每人每天要吃多少糧食才合適?這不能一概而論,只能根據年齡、性別,學習、工作及勞動強度來定。一般說來,中小學生應每日攝入主食300~600克。主食品種以粗細搭配、多樣混合食為好,而不要每餐都***米細面。

  2.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少年兒童每次進食間隔時間最長不要超過5小時,要定時定量進食,不要暴飲、暴食或飢飽不均,這樣可使胃部容納適量食物。定時進餐可成為一種條件反射,從而引起良好的食慾,避免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助於預防消化系統的疾病。

  3.你會科學的吃飯嗎?

  科學吃飯,要做到“八不要”:

  ***1***不要吃得過飽。***2***不要吃得太快。***3***不要分神。***4***不要吃湯泡飯。***5***不要吃燙飯。***6***不要偏食。***7***不要飯前大量喝水。***8***不要輕視早餐。

  4.“早餐要好”是什麼含義?

  一是早餐質量好,能刺激食慾,使人多吃一些。

  二是早餐數量多,在人胃中停留時間長一些,給人飽腹感強一些,不容易餓。

  三是食物品種好,既有糖類又有脂肪、蛋白質,可以較好的維持人血液中葡萄含量的穩定。

  5.合理的營養和合理的膳食的關係。

  合理的營養就是要通過我們合理的膳食,使體內的營養素達到動態平衡、全面合理,以促進身體的正常生長髮育和健康。合理的膳食是合理的營養的前提,沒有合理的膳食,就談不上合理的營養;沒有合理的營養,就沒有健康的身體。

  膳食與健康

  ***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內容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4.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5.食量、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7.如飲酒應限量,兒童青少年不宜飲酒。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為以直觀的形式,把平衡膳食的原則轉化成種類食物的重量,便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各國營養學家紛紛提出了適合本國居民的膳食模式。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結合中國人膳食結構特點,特定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寶塔共分五層,各層位置和麵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穀類食物位於底層,需要量最多,每人每天應攝入300~500g;

  蔬菜和水果位於第二層,每天應攝入400~500g和100~200g;

  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三層,每天應攝入125~200g***魚蝦類50g,畜、禽肉50~l00g,蛋類25~50g***;

  乳類和豆類食物位於第四層,每天應攝入乳類乳製品100g,豆類及豆製品50g;

  第五層塔尖是油脂類,需要量最少,每天不超過25g。

  ***三***兒童少年膳食健康指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除第7條飲酒應限量外其餘也適用於青少年。青少年時期不但生長快,而且第二性徵逐步出現,加之活動量大,學習負擔重,他們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都超過成年人。根據我國兒童少年的膳食特點,提出6條健康指南。

  1.保證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飲用清淡飲料,控制食鹽攝入。

  3.多參加戶外活動。

  4.多吃穀類,供給充足能量。

  5.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的攝入。

  6.參加體力活動,避免盲目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