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內容

  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全民廉潔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培養大學生的廉潔意識,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1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2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3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4

  關於廉潔文化的黑板報圖片5

  :廉潔的故事

  劉寵克己奉公

  東漢會稽郡***今浙江省紹興***太守劉寵因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被調往京城任職。

  臨行之前,但見幾位白髮老人,蹣跚而至,結伴前來,說是要為太守送行。劉寵聽說,連忙謝過,老人們說:“以前為官者貪錢戀物,常常鬧得雞犬不寧,百姓寢食不安。自從您任太守,官吏克己奉公,百姓安居樂業。今日太守要走,大家實感難捨難離,特來專程相送,以表心意。”說著,每人托出一百文錢,要交給劉寵留著途中使用。

  劉寵聽罷,十分感動地說:“父老們如此過獎,我實在愧不堪言。大家的心意我領受了,這錢我不能收,還是請帶回去吧!”

  老人們情真意切,執意贈送。劉寵無奈,只得從每人手裡拿了一文錢收下,老人們這才稱謝作別。劉寵見老人們漸漸遠去,遂將收下的那幾文錢輕輕地投進了河中。

  此事很快傳開,人們紛紛稱讚劉寵,有人為他起了個美名,叫“一錢太守”。據說,如今浙江紹興市北面的錢清鎮,就是當年劉寵投錢入河的地方。

  孫謙保廉留遺書

  南朝宋明帝時期,孫謙以清廉慎行,有治幹之才被提升為巴東和建平二郡太守。

  天監十五年***516***,孫謙已九十二歲,他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立志身死之後也要保持廉潔操行。他給兒子們留下遺書,寫道:“我年輕時本沒有追求世俗富貴的意思,因此不求出人頭地。後來歷仕三代,官成兩朝,以我這樣的資歷和名位,死後可能會得到朝廷的封賜,這是國家的慣例。待我氣絕之後,你們應馬上將我幅巾束髮,免冠下葬,以存儉率。”又囑咐:“葬我之時,棺足藏身,墓足置柩就可以了。送葬時引路的鬼幡之類可以省去,以我平時所乘之車為靈車,平時所臥之床為靈床,裝了粗製竹蓆以備必要禮節,其他皆可免去。”孫謙死後,他的兒子們遵照這個遺囑為他送葬,使他保持了最後的清廉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