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末測試試卷題

  語文期末考試可以瞭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一語文期末測試試卷題,希望對你有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對的一項是***3分*** *** ***

  A.揮斥方遒***qiú*** 灰燼***jìn*** 摭***zhí***拾 不啻***d ì***

  B.恪***kè***盡職守 甄***zhē n***別 商榷***què*** 倩***qiàn***影

  C.羽扇綸***guān***巾 犄***jī***角 坍***tān***圮 熨***yùn***帖

  D.百舸***gě***爭流 雋***jùn***永 田鳧***fú*** 慰藉***jiè***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3分*** *** ***

  A.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

  B.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瑕的偉大人物。

  C. 中國男籃以大比分輸給西班牙隊後,姚明怨聲載道,指責隊員缺乏戰鬥力。

  D.味道不能寫只能聞,你要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白。

  3. 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題。***5分***

  國際數學大師、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諱地批評了國內瘋狂的奧數熱。他說,很多小孩子拚了命為念奧數,不是因為興趣,而是因為家長的要求甚至是強迫,其他學科就不去學了,一心對付比賽,中國名校就搶著要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舉了個例子,他曾帶一個年輕的博士後,此人少負天才美譽,12歲進大學,20歲博士畢業,後來成為他的博士後,第一年做得不錯,第二年就進了精神病院。

  請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況,針對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用概括性的語言擬兩條建設性的意見。***每條不超過30字***

  4. 把下面這段話補寫完整,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4分***

  給我一次困難,讓我去懂得克服;給我一次挫折, ▲ ;

  ▲ ;讓我去學會反省;給我一次失望, ▲ ;

  ▲ ;讓我去學會振作;我感謝每一次帶我走向成功的經歷。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7題

  樊噲傳

  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與高祖俱隱。初從高祖起豐,攻下沛。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從攻胡陵、方與,還守豐,擊泗水監豐下,破之。……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遮蔽之。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營衛止噲,噲直撞入,立帳下。項羽目之,問為誰。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項羽默然。沛公如廁,麾樊噲去。是日微樊噲奔入營誚讓項羽,沛公事幾殆。黥布反時,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餘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方其鼓刀屠狗賣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哉?”

  ***節選自《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面見項羽。 ②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B、①暴師霸上,以待大王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C、①群臣絳、灌等莫敢入 ②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D、①項羽目之,問為誰。 ②范增數目項王。

  6、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樊噲“勇猛豪爽”的一組是 *** ***

  ①從攻胡陵、方與,還守豐。 ②營衛止噲,噲直撞入,立賬下。

  ③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 ④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

  ⑤噲乃排闥直入。 ⑥噲等見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當劉邦處於危險境地時,樊噲不顧個人安危,闖入營帳,義正詞嚴地譴責項羽背信棄義,幫助劉邦脫離險境。這說明樊噲雖然勇敢豪爽,但無政治頭腦。

  B、《鴻門宴》也有樊噲闖帳一節,寫樊噲撞倒守門衛士入帳,怒視項羽這一細節,本文言詞比《鴻門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鴻門宴》生動傳神。

  C、劉邦晚年,因患病獨臥宮中,不見朝臣,表現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憊的神情。樊噲直入宮內,以趙高篡權的教訓,說服劉邦,使劉邦精神振作起來。

  D、司馬遷在最後的議論中,對樊噲等人從普通平民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漢廷,恩德惠及子孫表示驚歎。

  8.翻譯下列文言語句。***10分***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3分***

  譯: ▲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4分***

  譯: ▲

  ⑶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始得西山宴遊記》******3分***

  譯: ▲

  三、古詩詞鑑賞***10分***

  9.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國答問題

  春 日 即 事 李彌遜 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5分***

  ***2***這首詩表現作者什麼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⑴故木受繩則直, ▲ ***《勸學》***

  ⑵聞到有先後, ▲ ,如是而已。***師說***

  ⑶ ▲ ,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

  ⑷秦人不暇自哀, ▲ , ▲ ,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阿房宮賦***

  ⑸人間如夢, ▲ 。***《念奴嬌 赤壁懷古》***

  ⑹金戈鐵馬, ▲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⑺窮則獨善其身, ▲ 。 ***《孟子》***

  五、文學類文字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山間小路

  龍應臺

  ⑴海德堡古城臨河,河對岸山坡上有條羊腸小徑,蜿蜒數裡,覆著野花或莓果,看季節變化。小路無人不知,因為歷代哲學家歌德、亞斯培斯、黑格爾、韋伯、海德格爾……都曾經在路上徘徊。從“哲學家小徑”遠眺,可以望見古城的石牆紅瓦和漸行漸渺的河景。

  ⑵我到長沙,什麼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條小路,也是一條山中小徑。在那條小徑上,朱熹、張栻、王陽明、左宗棠、曾國藩……都曾經徘徊。從小徑遠眺,可以望見古長沙郡的城池和波光瀲灩的湘江。

  ⑶那條小路在嶽麓山裡,蜿蜒穿梭於書齋亭臺、老樹池塘之間,覆著青苔或落葉。小路沒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牽引環繞的範圍,叫嶽麓書院。

  ⑷九月的一個下午,陽光穿過重重葉層,將老槐樹的影子閃爍灑在地面,與書齋穩重密實的投影形成動與靜的輝映。小徑上光影錯落,明滅之間時光恍惚,彷彿望得見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歲的朱熹經過長途跋涉抵達長沙,也是別的都不看,渡過湘江,直奔書院小徑,與張栻會面。他要和張栻面對面地討論《中庸》裡關於“中和”的概念。兩個人不僅私下切磋,而且公開講學辯論。開講時,“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朱張兩人渡湘江來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喚為朱張渡。

  ⑸一個愛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為追究一個形而上的問題;輿馬爭飲,座無虛席,只為聽一場關於道德的辯論;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卻紀念兩個著書立言的人……什麼樣的社會才允許這樣的事情?那必定是一個認識文明、尊重文明的社會,八百年前的中國。

  ⑹可是文明又是怎麼回事呢?朱張講學時如何地意氣風發,誰能想見朱熹日後的命運,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將他“梟首朝市”。朱熹雖然躲過了棄市的下場,卻難逃被貶為偽學逆黨的命運,鬱悒以終。發喪時,生徒不許聚集。然而,受朱熹牽連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裡想象得到,再過三十年,宋理宗會讀朱熹的《四書》註解而愛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於是“逆黨”變成大師,於是“偽學”又成為官學。如果這是一個認識文明的社會,它又怎麼會如此恣意橫暴地玩弄文明於股掌之間?

  ⑺也許因為天氣炎熱,也許因為書院裡沒有附設歌廳茶座,遊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靜靜地舉頭細看那屋瓦的顏色:不識魏晉的青草一簇一簇點綴在瓦的行列間。赫曦臺上有個六歲大的女孩拿著毛筆,蘸清水在地面練字。迴廊肅靜,聽得見風吹的聲音。如果吊上一盞風鈴,簷間一定叮零清脆。可是這屋瓦迴廊,我知道,並不都是這麼平靜的;作為文明的象徵,書齋和人一樣有時輝煌,有時覆滅。這千年書院,時而房舍巍峨,書聲朗朗,時而斷垣殘壁,鬼影憧憧。決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權。

文明竟是那麼脆弱的東西嗎?沿著小徑來到百泉軒   歷代山長的住所。廊前有一個小小的庭院,院裡一口小小的泉水。

  ⑼不對吧,如果霸權決定一切,這百泉軒怎麼還能在千年之後讓我看見?那泉裡還冒著水呢!細讀書院史,就發現書院之所以建了又毀,毀了卻總能再建,是因為和政治霸權一直有一個不滅的抗爭力量。

  ⑽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今日讀來猶令人震動。一個社會已經體認到“學”與“問”是維繫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個思想發達、海闊天空的社會吧。可是,與“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許更大。順治的“臥碑”:“為學當尊敬先生……勿妄行辨難……軍民一切利弊,不許生員上書陳言,如有一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辨與不辨之間,文明時進時退。

  ⑾譬如書院在1131年毀於戰火,湖南安撫使劉珙“葺學校,訪雅儒,思有以振起”,重建嶽麓書院。劉珙是個什麼人呢?身為禮官,“秦檜欲追諡其父,召禮官會問,珙不至。檜怒,風言者逐之”。不論是對秦檜的不從或者是在廢墟中興學,劉珙對抗的都是政治霸權對文明的壓迫。書院歷史的構成,就是這兩種勢力不斷的彼此抗衡與妥協的消長過程。

  ⑿我在樹影斑駁的小路上徘徊,不忍離去。若有時間,真想在那百泉軒的廊下坐到黃昏,聽風從最深邃的起點悠悠吹來。

  11、文章開頭一段不直接寫長沙的“一條山中小徑”,卻寫海德堡的“哲學家小徑”,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6分***

  ▲

  ▲

  12、對於嶽麓書院的“興”與“衰”,作者有什麼樣的觀點?***6分***

  ▲

  ▲

  13、文章結尾一段的作用是什麼?***4分***

  ▲

  ▲

  14、結合全文,說說結尾“最深邃的起點”指的是什麼。***4分***

  ▲

  ▲

  六、實用類文字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

  寫手好字,讓失落的書法走進課堂

  黃 塵

  ⑴廣東省教育廳日前正式下發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學今秋起開設書法必修課,每週一節,並納入教學質量考核體系。書法的式微已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書法進課堂”的呼籲也不是一兩天了,這下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⑵據說,以前讀私塾,學生手握毛筆寫字時,老師會悄悄地站在旁邊,冷不丁地去抽學生的毛筆,以此檢驗學生是不是鉚足了勁寫字。要是誰的毛筆被抽了出來,輕則被訓斥一頓,重則戒尺伺候。

  ⑶現在的學生們再也不用面對這種嚴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書法衰落,則使書法由一項大眾藝術、一項基本功、一項必修課,失落為如今日漸式微的純粹小眾藝術。學生們避免了戒尺之苦,卻丟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兒書畫培訓中心的一位老師說,曾有小孩第一次走進培訓中心,指著墨汁叫道:“老師,這裡怎麼這麼多醬油啊!”

  ⑷與我們的生生丟棄相比,日本、韓國等鄰國卻比我們更重視書法教育。日本中小學校都開設有書法課,小學三年級開始學書法,到初中畢業,6年時間足以打下堅實的書法基礎知識和技法。但是在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學生身上書法黯然失色,很多學生甚至字型歪歪扭扭,毫無書法美感。隨著電腦的普及,書寫繼喪失了書法的藝術性之後,連傳播資訊的功能也在退化。現在寫“天書”的不僅僅是醫生,“天書”隊伍越來越壯大了。

  ⑸此前學校之所以對書法教育視而不見,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關。如今,家長、學生、老師、學校關心的是成績、升學率!重視的是分數、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書法,那學它幹嗎?畸形的教育形勢和功利的求學思維之下,書法也就成了個別“票友”的私人愛好了。

  ⑹其實,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試思維下,書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閱卷老師都透露,字寫得好,卷面清晰乾淨,老師的第一印象好,分數自然有所傾斜;而如果在紙上塗鴉,卷子一片狼藉,結果可想而知。如果堅持書法學習,硬筆書法也肯定會相應提高,成績不也就有保證了嗎?

  ⑺再者,俗話說“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寫一手爛字,有何顏面示人?如果別人能寫一筆瀟灑的字型,你難道不會對他另眼相看?

  ⑻書法的失落,還跟一股逢傳統必反的潮流脫不了干係:彷彿傳統的就是糟粕,現代的才是精華,傳統與現代是永恆對立的。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傳統”都與“現代”水火不容。比如,“現代”的西裝取代了“傳統”的旗袍,但唐裝、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風光依舊嗎?摩天大樓夠“現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還不是一股腦地往名勝古蹟跑,以一睹那些“傳統”建築的真容為快嗎?

  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的未必就不“現代”,“現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傳統”。就拿書法來說,其研習過程對情操的陶冶,對良好品性的塑造,對文化修養的養成,無論古今,成效依然。

  ⑽著名畫家畢加索曾說,如果我生在中國,我將不是畫家,而是書法家。人家一代繪畫宗師尚有改行研習書法之念,猶如一張白紙的中小學生們,何必要拒而遠之呢?也正因如此,廣東率先讓書法走進課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許。

  15.在作者看來,我國書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

  ▲

  ▲

  16.文章寫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的未必就不‘現代’,‘現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傳統’。”請談談你對作者這句話的理解。***6分***

  ▲

  ▲

  17.“讓失落的書法走進課堂”,你認為又必要嗎?請簡述你的看法。***6分***

  ▲

  ▲

  七、作文***70分***

  18.禪詩說:“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又說:“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心態,其實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和處世的態度,它和人所處境遇緊密相關,往往決定著人一生的前途和命運。

  請以“心態與境遇”為題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