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協作校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卷題

  期末語文考試是語文教育測量和評價的一種形式。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遼西協作校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卷題,希望對你有用。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忌憚/禪讓 濡染/孺子 恓惶/輝煌 夙願/星宿

  B.纖腰/縴夫 媛女/曖昧 嗚咽/咽喉 伶俜/聘請

  C.踟躕/蜘蛛 鞭笞/苔蘚 愀然/揪住 隕落/殞命

  D.河畔/期盼 寒暄/煊赫 監禁/鑑賞 沮喪/阻擊

  2、下面語段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佛山南海傳來聳人聽聞的訊息:一紅十字會醫院將早產男嬰錯當死亡女嬰丟進廁所。雖然該醫院許多醫生對此三緘其口,但是,社會上早已沸沸揚揚,玩忽職守的當班醫護人員受到人們的一致譴責。

  A.聳人聽聞 B. 三緘其口 C. 沸沸揚揚 D. 玩忽職守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3分***

  A. 現實生活中的確發生過公民因為救人而惹上麻煩的事,比如被誣賴為肇事者,或是因為救助不當,擴大了損害,使許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顧慮。

  B. 對於小悅悅事件中18名路人見死不救的行為,我們可以譴責他們道德缺失,但不能說他們是“犯了罪”,因為法律並沒有規定他們有必須救人的義務。

  C.小悅悅事件發生後,引發了一場關於道德危機的全社會的反思,廣東省各界開展了“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的大討論。

  D.社會各界給小悅悅捐贈善款,卻沒能挽救她的生命,小悅悅死後不久,她的父親就頻繁接到求助簡訊,質問善款去向。

  4、根據語境,下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 。 。 。 。“和”的文化精神,滲透到人和人的關係中,便是注重和睦相處,以達到人際關係的平衡。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多個民族和諧相處的大家庭。

  ①不僅如此,還應當在心靈上和大自然相通,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進而達到內心的和諧。

  ②中國古代哲學家們講“天人合一”,包含著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思。

  ③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飛的鳥,水裡遊的魚,都是人類生存的夥伴。

  ④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

  ⑤人類雖然是萬物之靈,但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奪者。

  A. ③④⑤①② 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②④⑤①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懸之,下令曰:“犯槐者刑,傷之者死。”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公聞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子往辭晏子之家,晏子聞之,令內之。女子入門,晏子望見之,曰:“怪哉!有深憂。”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對曰:“君樹槐懸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妾父不仁,不聞令,醉而犯之,吏將加罪焉。妾聞之,明君蒞國立政,不損祿,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為禽獸傷人民,不為草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吾君欲以樹木之故,殺妾父,孤妾身,此令行於民而法於國矣。雖然,妾聞之,勇士不以眾強凌孤獨,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猶自治魚鱉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於民,苟可法於國,而善益於後世,則父死亦當矣,妾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鄰國聞之,皆謂吾君愛樹而***,其可乎?願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將為子言之於君。”使人送之歸。

  明日,早朝,而復於公曰:“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嗜慾謂之暴,崇玩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辜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今君窮民財力,以羨餒食之具,繁鐘鼓之樂,極宮室之觀,行暴之大者;崇玩好,懸愛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傷槐者死,刑殺不稱,賊民之深者。君享國,德行未見於眾,而三辟著於國,嬰恐其不可以蒞國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選自《晏子春秋》,有刪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令吏謹守之,植木懸之  植:種植

  B.此譬之猶自治魚鱉者也 治:烹飪

  C.刑殺不辜謂之賊 賊:殘忍

  D.載過者馳,步過者趨 載:乘車

  6、 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3分***

  A. 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

  B. 不為禽獸傷人民/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C. 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D. 窮民財力以供嗜慾謂之暴/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

  7、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國君“不以私恚害公法”的一組是 *** ******3分***

  ①君樹槐縣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 ②不損祿,不益刑 ③不為禽獸傷人民,不為草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 ④吾君欲以樹木之故,殺妾父 ⑤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⑥願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景公喜愛一棵槐樹,就命令官吏看守它,並下令說碰到槐樹的就要被處死,後有一個喝醉酒的人碰到了這棵樹,要被處死。

  B.喝醉酒的人有個女兒,很是聰明,她沒有一味地替父親叫冤,而是大談明君治國之法,最終打動了晏子。

  C.喝醉酒的人的女兒認為君王不能因為喜愛這棵樹就治她父親的罪,這樣就違背了英明君王的道義,會受到鄰國人的輕視。

  D.晏子當面指責了景公的暴虐、乖戾、殘忍,併力諫君王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就殺死醉酒的人,後來景公醒悟。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2***翻譯下面的句子。***7分***

  ①晏子曰:“甚矣!吾將為子言之於君。”***3分***

  ②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4分*** ***選自必修二蘇軾《赤壁賦》***

  1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謝亭①送別

  許渾

  勞歌②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注】①謝亭,又叫謝公亭,是安徽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 ②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1*** 通讀全詩,簡述詩中主要人物的活動過程。***3分***

  ***2*** “紅葉青山”“滿天風雨”是本詩中的兩處景物描寫,選擇其中一處,分析其情景交融的寫法。***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 。***屈原 《離騷》***

  ***2***戍卒叫, 。 ,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3*** ,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 。***陶淵明《歸園田居》***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蘇軾《赤壁賦》***

  三、本大題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題。

  增強傳統節日的現代性

  黃 濤

  傳統節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遺產,但不應該是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奇風異俗。它既是擁有久遠歷史的文化遺產,又是為當代國民人人享有的生活文化。作為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與慶賀方式應該是在傳承中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

  不喜歡過傳統節日的主要有兩個人群:一是許多城市青少年,二是部分中年人。前者喜歡時尚、輕鬆、浪漫、好玩的節慶方式,認為傳統節日規矩太多,因而更愛過洋節;後者則感覺傳統節日如春節等“太折騰人”,送禮物、給壓歲錢等花銷太大,過節不堪重負。這種對傳統節日的負面意見不是傳統節日本身不好,天生不適合現代社會,而是由於近代以來的種種原因,使得傳統節日沒有順應社會變遷而進行必要的革新。

  若進行深入挖掘,或給予足夠的外力激發,現存的每個傳統節日的習俗和內涵都有其獨特的現代元素,生髮新的節慶方式。比如春節,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適應於現代社會的演變,並且產生了為現代人喜歡的新民俗,比如除夕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燃放更富觀賞性的煙花,使用電話拜年、手機簡訊拜年等,而一些城市舉辦的大型春節廟會也是將傳統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成功範例。

  節日紀念物,或稱節日象徵符號,指能代表節日特色的事物,如春節的餃子、鞭炮、燈籠、對聯、臘八粥、灶王爺,清明節的鮮花、青草、柳枝、風箏、介子推,端午節的龍舟、粽子、菖蒲、艾蒿、屈原等。節日紀念物是節日習俗的基本元素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環境中,節日紀念物與相關的傳統節日在人們的文化記憶中有牢固的密切聯絡。

  節日紀念物可以用來營造節日氣氛。用節日紀念物來佈置環境,使用節日紀念物進行習俗活動,是營造節日氛圍的重要方式,特別是營造外部可見的節日氛圍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比如過中秋節時,就很少見到公共場所運用節日紀念物來營造節日氛圍。但是事實上,中秋節是一個習俗活動多姿多彩的大節,其節日紀念物或者說象徵符號也豐富、浪漫、富於情趣。其紀念物很有代表性的至少有六種:月宮、月餅、嫦娥、玉兔、桂樹、桂花。其實,經過對傳統習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創新,我們本土的中秋節在浪漫、輕鬆、有趣等方面一點兒也不比洋節遜色,這些節日紀念物有足夠的潛力被打造成對青少年有吸引力的節日符號。

  我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活動一向注重人際交往、倫理教化且多為在家庭、家族範圍內進行的私人領域內的活動,相對而言,輕鬆浪漫的娛樂活動、在公共場所舉行的大型慶賀活動就比較少。這些特點當然使我們的節日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長處,但是在現代社會,其缺乏娛樂性和公共性的侷限益發明顯。而在同樣受中華文化濡染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情形則有不同,比如端午節在韓國就過得很熱鬧,在江陵這個地方成為一個集祭祀、表演、競技、遊藝、社交、貿易等多種活動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節日,併成功申報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香港人過中秋時,人們到公園、海灘、度假村,賞月、觀燈、遊逛、看錶演。這晚全城到處有花燈。人們吃完晚飯、品嚐過月餅之後,喜歡提著燈籠出來賞月,或者在月光下欣賞絢麗多姿的花燈會。還有一種盛大活動是舞火龍,每年都連續多日舉行舞火龍大型表演,許許多多的人都來觀賞。要使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有聲有色並富於現代氣息,顯然應該多多向域外學習。

  ***節選自《東京文學》2011年第9期,有刪改***

  12-13題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對一項給2分,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關於傳統節日,以下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 ****** ***

  A.傳統節日是擁有久遠歷史的民族文化遺產。

  B.因為規矩太多城市青少年都不喜歡過傳統節日。

  C.傳統節日如果不能在傳承中加以革新就有可能走向衰亡。

  D.人們不喜歡傳統節日不是因為它本身不好而是它天生不適合現代社會。

  E.傳統節日的娛樂性和公共性還有待加強。

  13、按照作者的觀點,以下選項中,不屬於傳統節日革新的一項是***3分*** *** ***

  A.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B.用手機簡訊拜年

  C.給孩子“壓歲錢” D.賞月野餐吃烤肉

  14、作者說“我們本土的中秋節在浪漫、輕鬆、有趣等方面一點兒也不比洋節遜色”。請以聖誕節為例,通過對各自節日紀念物的比較試作說明。***4分***

  15、根據全文,作者認為應該如何開拓傳統節日的現代性元素?***4分***

  四、本大題為文學類文字閱讀試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頭班車上的老人

  艾絲絲

  ⑴我每天坐717路公汽上班。由於路途較遠,早上5點半就得起床,20分鐘的洗漱,走出小區,到車站差不多6點,正好趕上頭班車。

  ⑵車裡稀鬆,只寥寥坐著幾個人。車後門的連體座上,通常坐著一位老人和一個5歲左右的女娃。

  ⑶後來,我發現,只要這個點上車,就會在車上碰到那位老人,還有那個剪著平頭的女娃。

  ⑷老人長得精瘦,表情和藹,眼睛笑眯眯的,下巴上留著一撮稀稀拉拉的鬍子。他上身穿一件白底黑條的襯衣,只有三個扣。衣服上糊了些黑汙和黃鏽樣的東西。看上去,那白顯得很勉強。下身一件粗藍布褲子,褲子肥大,左褲管空蕩蕩的。

  ⑸老人是個蹶子,右腿差一截,拄一根像梯子樣的柺杖。大概是自己做的,柺杖還是原木,毛糙,有幾個像瘤子樣的結疤。

  ⑹他身後的小尾巴,剪著男孩的平頭,腳上套著雙藍色拖鞋,其中有一隻後板斷了,腳後跟踩在地上。女娃很不老實,在座位上動來動去。一會兒去扯老人的鬍子,老人齜著牙,輕輕拍了拍女娃的手,女娃“嘿嘿”笑著從座位上站起來,又伸手去夠車上的吊環。旁邊的人急了:“小心剎車,等伢掉下去就晚了。”老人衝說話的人笑笑,口裡應著:是哩。一隻手扯住孩子的衣服。那孩子夠不著吊環,就勢往後一倒,靠在老人的胳膊上,骨碌一下,又鑽進老人的懷裡。一個人躲在那,“咯咯咯”地笑著。

  ⑺他們在漢陽門下車。女娃很機靈,老人說到了,她便從車椅上跳下來,接過老人遞過來的小書包,背到自己的肩上。書包大概是撿的,粉紅色已經斑駁,裸出陳舊的白底。書包只有一根帶子,另一根是用細鐵絲接成的。透過汙跡可以看到書包上畫著一幅動畫片的主角,白的是喜羊羊,灰的就是傳說中的灰太狼了。現在流行這動畫片。

  ⑻女娃站到車門邊,抓住旁邊的杆子,回頭叫“爺,快點。”老人正彎腰從座位底下拉一隻蛇皮袋。袋子半鼓,老人提了那蛇皮袋,一隻手撐著柺杖,一顛一跛地崴到車門前。

  ⑼到了站,女娃率先跳下車,又回過頭來幫老人,兩人一起拎著袋子下了車。

  ⑽隨著車門關上,原先粘在他們身上的目光收回來,車廂裡有相好的兩個老太太議論。

  ⑾“唉,一個人都難得活,還撿個伢帶著,靠唱曲能討幾個錢?”

  ⑿“每天去司門口那裡拉琴呢,這老頭子,心好啊。聽說那伢是在街上撿的,跟了他兩年了哩。”

  ⒀那蛇皮袋子裡裝的大概就是琴,想那形狀,應該是二胡。以後,每次上車,我都注意看那老人。老人總是笑眯眯地坐在車門後靠窗的位置,女娃還是喜歡在座位上攀上爬下。碰到他人一些好奇的目光,他也不理會,照樣氣定神閒。

  ⒁暗想,那老人穿上長衫,倒像個和尚。在我的理解裡,和尚是沒有愁的。

  ⒂這些天,在車上沒有看到那老人,那條活潑好動的小尾巴去了哪裡呢。

  ⒃心裡竟有些慌。

  ⒄又想,他們也許換了新的地方。

  ***選自《散文百家》2011年第4期***

  16、文章第⑴段連用三個時間寫“我”趕頭班車,有什麼用意?***5分***

  17、文章第⑵-⑼段寫老人與女娃從上車到下車的過程,請歸類概述其中內容。***4分***

  18、文章的結尾意猶未盡,試探究這樣結尾的好處。***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9、學完《說不盡的狗》一文之後,我們不禁被它那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所折服,請你模仿其語言風格,參照所給示例,為十二生肖中的一種動物寫上一段話。***不要超出給的格子,超出扣分******6分***

  示例:“人人喊打”將不再是我們的寫照了,我們鼠類的公眾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迪士尼有專為我們建造的遊樂園,更為厲害的是,世仇者,貓也,居然也對我們頻送秋波,不信,你去看《老鼠愛上貓》吧!***鼠***

  20、《水滸傳》中108位好漢,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請你寫出其中六場帶“三”的故事。如:三打祝家莊。***6***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世界,充滿七彩陽光;人生,充滿美好向往。在攀登理想的征途上,每一步都彈奏著幸與不幸的樂章……漫漫人生路,坎坷伴左右。在通往理想之峰的途中,也許沒有芳草萋萋、百花盛開的平川大道,也許你在慨嘆命運的不公、前途的坎坷,但請你記住: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

  請以“認識你,我真的好幸運”為題目,聯絡你在生活中的有關的經歷,寫一篇不少於800個字的記敘文***含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