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反思

  體育教學作為一項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由於各種原因,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在探索中,我個人認為,新課改應是在圍繞著體育課未進行的,我們應在課前,課中,課後體現出課程改革的新面貌,新思路。

  一、備課

  要上好一節體育課,備課是必不可少的,課改前應備課,課改時也應備課,但備課的重點卻不一樣,我認為,課改中的備課,應備教材、備教法,但更應備學生,應充分考慮學生是否對教材有興趣,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針對學生的愛好興趣來調整教法以及訓練手段。

  二、上課

  上 好一節課,首先應看到是否完成課的任務,但是,在上課過程中,單單為了完成任務而完面任務是遠遠不夠的。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我們應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 習,變學生服從指揮到自覺行動。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學習,對生活,對身體的好處,使他們學會如何自覺,自主地 鍛鍊身體,從而能讓他們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都能很好地參加體育鍛煉,而不僅僅是在體育課上。

  在課堂中,教師應改變指揮者的角色,參與到 學生的活動中。在課堂中與學生一起活動,指導學生活動,更重要的是和學生一起探索,使學生體會到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使他們的 身心都得到鍛鍊。應該說,體育課不僅是培養學生身體健康的課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有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心態,更有著堅強的意志、堅 韌不拔的精神,有開拓創新的精神,有團隊合作精神等等。

  三、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是體育課的一個必要環節,沒有反思,就不會 提高,沒有反思就不會看到長處及短處。反思有多種形式,一堂體育課應反思的問題是很好的。但我認為,一堂體育課更應該反思的是這堂體育課有得到學生的認可 嗎?這堂體育課中,學生有沒有積極參與,教師有沒有積極參與;學生的身心有沒有都得到鍛鍊。而不應該只是反思。你的講解是否清晰易懂,學生是否學會了動作 技術。

  課程改革才剛剛開始,我們的探索是任重而道遠,特別是中學體育的改革,更是一路坎坷,體育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更有著沉重的任務和特別的意義,作為體育老師,更應該積極地探索,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進步。

  篇二

  體育遊戲對於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以及培養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名教育者,如何讓體育遊戲發揮它的最大功能化,讓他們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是我們值得反思和研究的

  一、體育遊戲要有目的性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日的性,體育遊戲也不例外。我們在教學中選擇體育遊戲時,首先要確定本課遊戲是為了服務於主教材的教學,或是單純地為了發展學生的體力、科力,還是為了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前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有目的性的去選擇適合於本課教學的遊戲。例如:要發展學生速度素質的,我們可以選擇“過關斬將”、“貓捉老鼠”、“小飛行員”等。要發展學生思維的可以選擇“集體畫像”、“手指日標”、送電報等。要培養團結合作的可以選擇“齊心協力”、“協力運輸”、“卷春餅”等。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在課前精心設計、精心選擇、精心安排,才能在課中做到胸有成竹。

  二、體育遊戲要有準備性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遊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學生的高度參與,更離不開課前、課中、課後場地器材的合理安排與佈置。如果在遊戲教學中,教師一會兒要到器材室找所需器材,一會兒又要為了場地的分配問題而一與其他老師商討調動隊伍等諸多問題,我想這時的教學秩序一定會混亂不堪,教學效果也會大大折扣。因此,在課前教師要首先準備好本課所用的器材,精心佈置好教學所需的場地,體育器材要簡單實用,儘可能少而精,並且可以一物多用。在課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遊戲器材的擺放。例如:在摸高遊戲中,教師可以協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掌握的程度,放置不同高度的摸高器,讓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樂。課後,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搬運器材,這樣做既有利於一堂課的完整教學,又充分培養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也可以這樣說,一堂有準備的遊戲課,也會是一堂好的課。

  三、體育遊戲要有實用性

  體育遊戲內容豐富種類繁多,但並不是說所有的體育遊戲都適合我們小學體育教學,在操作中我們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隨時選擇與調整遊戲。例如:同一種遊戲在同一班級運用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性別、體力、身體素質等因索,同一種遊戲在不同年級段運用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到遊戲的負荷、遊戲的密度、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只有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與運用遊戲,才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喜歡遊戲教學,才能讓遊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體育遊戲要有創新性

  時代在發展,現在的學生思維能力活躍,好奇心強。如果我們的遊戲教學一直一成不變,沒有任何新意,他們就會失去練習的興趣,鍛鍊的效果也就會大大折扣。因此,教學中我們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有所創新。當然,遊戲創新並不是說要一堂課都要重新創設一種新的遊戲,我們可以在原有遊戲的基礎加以拓展、在遊戲的器材卜加以創新,使他們改頭換面,重新煥發新的活力。例如:在投擲教學中,我們以往用的壘球、實心球都是從頭頂投出去的,我們是否可以改變投擲的勢姿。可以蹲養投、跪著投、旋轉投等,運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來改變投擲的運動軌跡。這樣做不僅起到了原有鍛鍊身體的效果,還能使學生在愉快遊戲教學中掌握各種投擲姿勢的動作要領。在體育遊戲的器材創新中,我們不僅要有在原有器材卜進改進的勇氣,更要善於利用周圍的一切事物。如:利用一張廢報紙,就能引中出“捉蟲子”、“投彈”、“飛毯”、“碎紙機”等諸多簡單又實用的小遊戲。由此可見,遊戲創新並不是深不可測的,其實好的的創意,好的點子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多做有心人,多思考,多發現,就會在遊戲的創新中有所突破。

  五、體育遊戲要有安全性

  體育課改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的理念,就是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因此,我們時時刻刻要警鐘長鳴。不管在任何教學地點和時間都要把學生安全放在首位。雖然,體育課堂中出現的安全事故有著不可預知的因索,但是我們一定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盡最大可能的消除不可預知的因素,做到防患未然。因此,教師要在行堂課前仔細檢查場地是否平整、體育器材是否牢固、學生有無疾病情況,教師只有做到事無具細,才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課中教師除了教授體育基本技能以外,更要教會學生保護與幫助的辦法以,隨時巡視指導學生的練習情況,盡一切可能地把危險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課後,教師要善於總結經驗與教訓,做好課後小結一與反思,把一些課堂出現的問題一與解決方法記錄在案,利用課餘時間多查查資料,多向老教師請教。當然,一旦在課堂出現事故的發生,我們更應該冷靜對待,運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救護方法,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撫慰與簡單處理,把學生的運動損傷減到最小。

  總之,要想提高遊戲教學的效果還有很多種方法,但只要我們不斷地做個有心人,時時刻刻努力鑽研,就一定會使我們的遊戲教學深人孩子的心中。

  篇三

  遊戲教學在初中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傳統遊戲的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 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於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教師要主動地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並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可知與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絡。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